
六十四卦之坤卦讲解 《易经》坤卦
你现在浏览的是一篇关于六十四卦之坤卦讲解的精彩内容,本文拥有《易经》坤卦和六十四卦之坤卦讲解的精彩内容发布,喜欢的关注本站。

六十四卦之坤卦讲解 《易经》坤卦
易德轩网提供
坤卦六爻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
《周易》义理发微
第二十二讲坤元之二
坤象之义
提纲
一、坤大象义
二、坤小象义
课程讲义节选:
一、坤大象义
《大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从卦象的角度而言,坤卦六画皆为偶为阴。也就是说,从初爻到上爻皆为阴爻,皆代表偶数。这就说明坤卦代表着地的纯粹的阴柔之性和阴化机能。

坤卦也和乾卦一样,不取上下卦重象之义。因为坤卦象征着大地之德,而地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就其表现形式及作用而言,地只是一个空间之位,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一切万物大到星球、小到尘埃,都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处于一定的位置,所以杭辛斋就讲:“地之用在于位”。
就地的最突出的代表也就是地球而言,一切万物包括人类都只有一个共同的地球。因此,坤卦虽然是由上卦之坤和下卦之坤重合组成,但不能说其象征着两个地的重合,如果成了两个地,就与《周易》的宇宙天地观相违背了。所以坤卦的《大象》不说重象的意义,只是从地的最突出的德性指出“地势坤”。
天地相对而言,天侧重从气化运行而言,所以乾卦《大象》中说“天行健”;而地侧重从形质载体而言,所以坤卦《大象》中说:“地势坤”。

所谓“地势坤”,势,就是形势、势力的意思。自中国而言,大地的形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可谓是顺流而下,从而让大小河流得以流通,同归东海,这非常有利于解除水患,让一切万物得以生存繁衍,这体现了地势的通顺之性。
大地的形势是高下起伏,层层相叠,虽然千奇百怪,但却安然不倒,正是因为大地是以土石为基本依托,而土石又具有很强的凝聚敛固的作用,使得大地很结实,很厚重,因而能够承载一切万物,这体现了地势的厚重之性。
更为重要的是,大地本身承天而运,顺天而动,也就是无时不在自转和绕日公转,如果地势不通顺、不厚重,那就会因动而散,因散而化,这样以来,大地就不成其为大地,一切万物的生命也就无从谈起了。由此可见,大地的德性突出体现在顺和厚上,而坤字正有顺厚之义,所以就说“地势坤”。
大地的形势通顺、顺承天道,这体现了大地的柔顺之德;大地具有凝聚敛固、厚重结实的作用,这体现了大地的厚重之德。可见“地势坤”三字,“地”是从地理现象而言,“势”是从地形态势而言,“坤”是从德性功用而言。

所谓“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自人的角度而言,我们人类有一颗善于感悟的伟大心灵,可以真切地感受体悟到地的这种柔顺厚重的伟大德性,于是大受启发和感动,进而效法学习,使自己也要具备这种柔顺厚道的品德,从而可以包容天下一切万物,体谅天下一切智愚贵贱之人,不用自己的长处,去责难别人的短处。
进而以天下为己任,有一物不得其所、有一人不得其安,都要心存恻隐,力争救扶,就像大地承载万物一样,从来不抛弃任何事物,这就叫做“厚德载物”。那么有这种胸怀的人就可以称得上是君子。

我们平常所讲的天人合一,其实是天地人合一的简称,因为天包含地,地统于天。如果分开来讲,既有天人合一的道理,也有地人合一道理。由上述内容我们就可以看出,地人合一也和天人合一相类似,关键就在德性上合,因此天地人合一又叫做天地人合德,简称天人合一或天人合德。
这当然需要我们悟道修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可见,“地势坤”说的是地道,“君子以厚德载物”说的是人道。一个君子要想法地而行,达到地人合一的境界,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厚德”二字。
易经六十四卦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
文王六十四卦免费算卦
易经六十四卦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上上卦)

【乾卦】
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事业:大吉大利,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自有天佑,春风得意,事业如日中天。但阳气已达顶点,盛极必衰,务须提高警惕,小心谨慎。力戒骄傲,冷静处世,心境平和,如是则能充分发挥才智,保证事业成功。
经商:十分顺利,有发展向上的大好机会。但切勿操之过急,宜冷静分析形势,把握时机,坚持商业道德,冷静对待中途出现的困难,定会有满意的结果。
求名:潜在能力尚未充分发挥,只要进一步努力,克服骄傲自满情绪,进业修德,以渊博学识和高尚品质,成君子之名。
外出:利于出行,结伴而行更佳。
婚恋:阳盛阴衰,但刚柔可相济,形成美满结果。女性温柔者更佳。
决策:可成就大的事业。坚持此卦的刚健、正直、公允的实质,修养德行,积累知识,坚定信念,自强不息,必能克服困难,消除灾难。
周易第64卦:火水未济(未济卦)离上坎下
易经算卦太准了
周易第64卦:火水未济(未济卦)离上坎下周易第64卦:火水未济(未济卦)离上坎下
【未济卦-综合详解】
水火不济,冷热不调,同受水火之害。
未济原意为未能渡水,无法渡水。引申为事情无法成功,无法得到救济。
《易经》中以“小狐汔济,濡其尾”的故事说明。小狐狸在旱季里趁河水干涸欲渡水,不知深浅就冒然下去,结果湿了尾巴。此段卦辞也可解释为小狐狸在旱季中觅食寻水,寻求救济,找到水源原本认为能以为济,但因未审查情况而不小心落水,同时受到水火之害。为阴阳、冷热不调之义。
卦象离上坎下,火性炎上而又居上,水性润下而又居下,水火违行而无法交合,造成了阴阳、冷热的失调。这有如否卦,地之阴气停于下,天之阳气停于上,天地之气无法交泰。
未济又有外文明而内幽暗的卦象,外表很美丽,但实则危险藏于内。因此小狐未能明断,而受美丽外表之欺骗,贸然下水。之所以举“小狐”者,老狐狸疑心重,因此有“狐疑”的成语,小狐则涉世未深,未多深算就行事。
和既济卦每一爻阴阳都当位相反的,未济卦每一爻都阴阳失位,阳爻在阴位,阴爻在阳位。
未济卦是继既济卦而来,也是六十四卦的最终卦。《序卦》:“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既济与未济是成对的综卦(反对卦),也是错卦(旁通卦)。而之所以不将既济排于最后,是因万物不可穷尽,若以既济为结束是代表完美画下句点,也是六十四卦的结束,但天道循环,始卒若环,无始无终,以未济为终正是代表这不是一个实质的结束,而是另一循环的开始。
得未济卦者,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注意观察之后再做判断,小心美丽外表下藏着危机,因此绝对不可轻举妄动,否则很容易因此受骗而遇险,甚至惹来杀身之祸。对于自己所处的位置,更应当小心选择。所以《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上博简作未凄,清华简作凄,可能是未凄之误。依《说文》,凄为云雨起的意思,未凄就是云雨未起。雨在周易代表阴阳调和,云雨未起则代表阴阳不调和。
【未济卦-卦辞详解】
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彖》曰:未济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虽不当位,刚柔应也。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未得救济,亨通。小狐狸在旱季里觅食寻水,湿了尾巴,无所利。
小狐狸因为没有仔细审查情况而贸然下水,不得其利,反受其害,因此卦辞后面说“无攸利”。《彖传》“小狐汔济,未出中也”,未出于险中,未能脱离危险。“不续终也”,无法持续到最后,暗指将会惨遭灭顶。
未济也有亨道,在于柔顺而得中庸,指六五爻,“柔得中也”,“虽不当位,刚柔应也”。《象》曰:“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处未济时君子要谨慎辨别事物,以及选择自己所处的地方。小狐狸见水就往下跳,未能辨别水之深浅,所以受水之害,而无所利。若能谨慎观察辨别,再小心下水,则可涉水,得到亨通。
济原义为渡水的意思,引申为救济。“小狐汔济”帛书作“小狐气涉”。《史记‧春申君列传》:“易曰:“狐涉水,濡其尾。”此言始之易,终之难也。”有学者引《史记》坚称此段爻辞应作“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才正确,作“小狐汔济”为误。但《史记》所引顶多只能作为一种可能的句读,至少彖传是作“小狐汔济”。
小狐汔济因“汔”字理解不同而有各种不同解释。一、小狐狸在河干涸时过河。小狐狸没办法过大河,因此必需等水干涸之后,才能过河。汔,音企,涸,干涸的意思。此为王弼看法。二、小狐狸渡水差点就成功,但还是没成功。汔,音几,几乎,几近。郑玄、虞翻、朱熹持此看法。三、小狐狸很大胆的过河。汔,作仡,勇敢、大胆的样子。程颐做此解。四、小狐狸在干旱里觅食寻水,寻找救济。狐狸虽然是会游泳的动物,但基本上是很不喜欢水的动物,除非被逼不得已,否则不会下水。因此才有“濡其尾,吝”的爻辞。“济”虽原义为渡水,但亦可解释作“救济”。若济解释为救济,引申则为觅食或寻水,那么“小狐汔济”为干旱中小狐狸在寻水喝,或是在觅食,因此不小心“濡其尾”,很不爽,最后甚至落水还可能灭顶。在旱季觅食不易,小狐已受火热之害,现在见到水源以为能以为济,反又受水之害,因此同时受到了水火交迫,此即未济之卦义。五、小狐狸乞求救济,寻水喝或觅食。易经中许多文字都是双关语,汔或有“乞”,乞求之意味。
【未济卦-爻辞详解】
初六:濡其尾,吝。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狐狸的尾巴被水沾湿,自取其濡(辱)。《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不知自己的极限、能耐,而遭此濡。
未济之时,未谨慎审察情势,不自量力而冒险行事,不蒙其利,反受其害。六位中上为首,下为尾。初六说濡其尾,上九说濡其首。濡其尾,沾溼了尾巴。濡,音“如”,沾湿。
九二:曳其轮,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车轮陷住,无法前进,贞定为吉。
因祸得福。虽然车子出状况,但正因为如此而不贸然前进,更加谨慎小心,衡量轻重,知所贞定而吉。
曳,音“业”或“意”,牵引、往后面拉。曳其轮,牵引车轮,形容车子出现问题而无法前进的样子。既济初九和未济九二都说“曳其轮”,宋衷认为,这是因为阳圆阴方(天圆地方)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未得救济,出征凶,利于涉险渡河。
居于坎陷、危险的尽头,水最深,必须倚赖大木才能渡水。自己能力不够,如果贸然前进则有灭顶之患,征凶。
爻辞讲“未济,征凶”,又言“利涉大川”,前后矛盾。王弼认为,前面讲的是无法自救、自济。后面讲的是寻求外援而得济。朱熹则提出两种看法,一是未济征凶是指不利于行陆路,利涉大川意指行水路则宜。二是怀疑“利涉大川”应作“不利涉大川”。
另“济”也可解释作“成”,虞翻:“济,成也。”荀爽则认为未济指的是男女婚姻未成。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贞定则吉,免于后悔。振作而大举征伐鬼方,必需花费三年时间才能攻下,然后受到大国的封赏。
四原本就是多惧的位置,九四又不当位,所以本当有悔。贞吉悔亡,言贞定则吉,悔也当亡。若不贞定而大举行动,那么必需经过三年(长时间)的征讨才会有功。
震,振作,大有为。鬼方,北方的小国。三年,概数,泛指需要几年的时间。既济九三《象》曰:“三年克之,惫也。”“大国”《周易集解》作“大邦”,周称殷为大国。有赏于大国,似乎是讲周受到殷王朝的封赏。既济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此处“震用伐鬼方”应指周也参与了殷王伐鬼方之事,王应麟、李道平考证认为这是季历。但是季历也就是文王父亲,当商王文丁之时,距高宗(武丁)有五世之久,大约有百年时间,这或许是高宗之后的另一次征伐,不过现代学者认为另有其人,如高亨认为“震”为周之大臣名。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贞定则吉,免于后悔。君子的德性光晖,能够打动人心而让人信服,吉。
虚心礼贤下士,求教于人,反而因此而更加散发出自己的领袖魅力。征求于人而能以诚意打动人心。六五为君爻,又居于上卦离日之中,与九二相应,光晖映人之象。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相信于饮食喝酒之宴乐,没有罪咎。但若喝酒喝到头都埋于酒中而湿了头,那么相信也将会失去这一切。
未济已过,将转既济。信于既济(有孚),适度的饮酒逸乐无伤大雅,但告戒君子当有所节制,不能耽溺。
“濡其首”为双关语,字面意思承前文,只是在描绘饮酒无度,不知节制的样子,所以《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言喝酒喝到头都埋到酒桶里,整个头都湿了。但同时承既济与未济两卦的脉络,两卦都在讲小狐汔济的事,若未能度量自己能力可能渡水灭顶。因此这里“濡其首”也在暗指若不知节制,会有灭顶之凶。
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六十四卦之坤卦讲解和《易经》坤卦的优秀文章,喜欢小编发表的六十四卦之坤卦讲解和《易经》坤卦请一定要在下面浏览哦,我们将第一时间给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