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母娘娘的由来传说 王母娘娘的由来和历史
你现在浏览的是一篇关于王母娘娘的由来传说的精彩内容,本文拥有王母娘娘的由来和历史和王母娘娘的由来传说的精彩内容发布,喜欢的关注本站。

王母娘娘的由来传说 王母娘娘的由来和历史
传说中的女神。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慈祥的女神。相传王母住在昆仑仙岛,王母的瑶池蟠桃园,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亦称为金母、瑶池金母、瑶池圣母、西王母。
西王母,姓杨氏,讳回。相传西王母的姓名叫杨回,也有说西王母名叫瑶琼的。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西王母姓杨,讳回,治昆仑西北隅,以丁丑日死。一曰婉妗。”清方以智《通雅·姓名》:“杨回即王母。《集仙传》言王母姓缑,而《酉阳杂俎》言:王母姓杨名回,字婉妗。
根据古书《山海经》的描写:“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意思是说:西王母的形状“像人”,却有豹子一样的尾巴,老虎一般的牙齿,很善于长呼短啸,头发蓬松,顶戴盔甲,是替天展现威猛严厉及降临五种灾害的神祗)。她住在“昆仑之丘”的绝顶之上,有三只叫做“青鸟”的巨型猛禽,每天为她叼来食物和用品。
但是在《穆天子传》里,西王母的言行却又像是一位温文儒雅的统治者。当周穆王乘坐由造父驾驭的八骏周游天下时,西巡到昆仑山区,他拿出白圭、玄壁等玉器去拜见西王母。第二天,穆王在瑶池宴请西王母,两人都作了一些诗句相互祝福。
《汉武帝内传》谓她是容貌绝世的女神,并赐汉武帝三千年结一次果的蟠桃。道教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庆祝王母娘娘的诞辰,此日举行的隆重盛会,俗称为蟠桃盛会。
晋朝葛洪的《枕中书》中记载:混沌未开之前,有天地之精,号“元始天王”,游于其中。后二仪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又经数劫,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
西王母的神话故事经历了两次演化。汉代是西王母神话传说演化的第一个阶段。这个时期,西王母居住在西方玉山(又称昆仑山)的石洞中,是一个人面兽身的怪物形象,另外,山上有长着牛角、满身豹纹、声音如犬吠的怪兽——狡,还有长着红色羽毛、喜好食鱼的三青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西王母神话传说演化的第二个阶段。此时,人们把西王母神话传说和周穆王西征、汉武帝西巡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西王母形象人格化、神化传说故事化,其中周穆王和西王母在瑶池相会的故事广为流传,影响很大。
神话传说的西王母形象是逐渐完善起来的,并且与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山海经》中,她是一个穴居善啸、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天神。在《穆天子传》中,变成了一个雍容平和、能唱歌谣、熟谙世情的妇女。在《汉武帝故事》中,又变成了一个年约三十、容貌绝世的女神。
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多有对西王母的描绘,称她是“瑶池金母”,开种蟠桃,三千年一成熟,每逢蟠桃成熟,西王母大开寿宴,诸仙前来为她上寿,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即有精彩描写。
西王母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山海经》是一部年代久远的百科全书,它以传奇般的笔法,记录了远古时代的山川、民族、物产、祭祀、神话等诸多内容。《山海经》曾对西王母做出过这样的描述:“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乍一看,西王母简直是一个半人半兽、不伦不类的怪物,而在李晓伟看来,西王母是一个丰姿绰约的美人。李晓伟说:“当代人考察古籍时,往往忽略了语境转移和丧失的因素,这就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困惑。”李晓伟为我们还原了心目中西王母的形象。他认为西王母是一位长发披肩、面带虎饰、头戴玉器、身披豹皮、善于唱歌的部落女酋长。
如果李晓伟的假想成立的话,我们不难推断,虎豹有可能就是西王母所在部落的图腾,为了显示自己威仪,西王母就把老虎作为了面部的装饰,并将豹子的尾巴垂于胯下。为了印证自己的说法,李晓伟让记者观看了上世纪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孙家寨村出土的舞蹈彩陶盆的照片。这只陶盆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了。在李晓伟看来,彩盆中垂于5名舞蹈少女腰下类似飘带的东西,就是一根豹尾。
“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普遍的社会文化标志,以当代人的眼光回望这种文化现象时,必然会感到迷惑,这或许正是人们难以理解《山海经》中西王母形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李晓伟甚至还认为,流行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於菟就是西王母时代虎豹崇拜的一种延续。
西王母确有其人?近年来,学术界对西王母是神话人物,还是确有其人一直争论不休。青海省著名学者赵宗福先生在他的《昆仑神话》一书中写道:“《山海经》里的西王母是一位会号叫而不说话的凶神。”中华书局编审陈虎博士和北京师范大学任长义博士则认为:“西王母有可能是一位以虎、豹为图腾的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女性氏族首领。”李晓伟的观点显然趋同于后者。对西王母的研究,无论如何也绕不过《穆天子传》。晋太康二年间,一个名叫不准的盗墓贼纠集几个恶徒挖掘战国时期魏襄王的陵墓时,在陪葬品中发现了一部用竹片写成的书籍,这就是《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以小说般的笔法,记录了西周五世国君周穆王的生平,专家推断,《穆天子传》至少成书于战国之前。《穆天子传》中清晰地记载了周穆王西征时,与西王母对歌,并向西王母敬献礼物的情节。赵宗福先生考证,周穆王是周武王曾孙、周昭王的儿子,名叫姬满。这就意味着,《穆天子传》记录的相关情节有可能是真的。而司马迁在《史记》上的一段话,更加让李晓伟坚信,历史上西王母确有其人。《史记》《周本纪》中记载:“穆王十七年,西巡狩,见西王母。”东晋学者郭璞也曾断言:“所谓西王母者,不过西方一国君。”李晓伟因此断定,西王母不但是一个历史人物,还是一位氏族部落或是部落联盟的女首领。
西王母由人到神的转化。从《山海经》中西王母在中国文化视野中的首次登场后,有关她的记载不胜枚举。西王母不但与黄帝、尧、舜、大禹等远古时代的帝王见过面,还在此后和汉武帝见过面(见《汉武帝内传》),其间至少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时间跨越。难道西王母真的如传说中的那样长生不老吗?这显然是种误会。李晓伟认为,造成这种误会的原因,完全是当代人对历史的误读。他说,古今中外历史和神话杂糅的现象经常发生,人类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常将历史的功绩附会给某个人,将他神化。上古时期,人们崇尚,掌握的人,往往就是氏族最高的统治者。西王母被神化的可能性很大。还有,历代的西王母人选是在不断更替的,但是西王母国的存在和西王母的封号却没有变,所以就造成了一个西王母长生不老的传说,也就是说,西王母很可能是氏族或是氏族联盟的代名词。
李晓伟在他的著作《西王母故地》中写道:“崇拜是一种古老的拥戴方式,而崇拜到了极致,便会产生神化。”这或可看做是西王母从人到神演变过程的内在基因。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吴乾浩认为,虽然西王母由人到神转化的假设还没有被认定,但的确有可以丰富的地方。上世纪,考古工作人员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西王母石前一处占地8亩的汉代遗址中,发现了两块保存完好的瓦当,瓦当上分别铭刻着“常乐万亿”和“长乐未央”的篆书铭文。我们知道,未央宫是汉朝皇帝办公的地方,宫殿上的瓦当均有“长乐未央”的篆书铭文,这是一种皇权的象征。这样等级的瓦当,出现在了离都城镐京数千里之遥的天峻,实在是一件值得人们研究的事。据考证,遗址是一座祭祀西王母的祠堂,可见早在汉朝,祭祀西王母的活动就已经开始了,而且活动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支持。
西王母的主要活动区域在青海天峻县。西王母石室坐落在关角吉日沟一座嶙峋的小山内,石室共有外室、内室和侧室组成,内室中有一个天然的石炕,很适合居住。在时光的流逝中,石室被人们附会了各种传说,石室主人的身份也就显得扑朔迷离。
上世纪80年代,李晓伟在解放军某部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他奉命采访修建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关角隧道的解放军战士。采访期间,他对西王母石室及其周边地区的地理环境做了详细考察,并结合史书中的记载,大胆地对石室的功能、来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据《论衡·恢国篇》记载,汉王莽时期,“羌献其鱼盐之地,仙海,西王母石室”等。李晓伟认为,史书上所说的“鱼盐之地”指的就是今天的茶卡盐湖,仙海就是青海湖,西王母石室正好位于青海湖和茶卡盐湖之间,地理位置和史书记载十分吻合。而这一看法得到了日后的考古印证。
当我们把西王母石室放在更大的地理背景下观望时,会为有关西王母的地理考古发现暗自惊叹。《山海经》中对西王母主要活动区域的描述是:“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这样的描述与青海的地理环境也是相吻合的。李晓伟认为,西海当指青海湖,流沙在柴达木盆地随处可见,赤水指的是今天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内的恰卜恰河,黑水就是发源于祁连山南脉流入河西走廊的黑河。也就是说,西王母生活的核心区域就是青海省境内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区域。
玉皇大帝的来历和传说
传说他是昊天界上光严净乐国王与宝月光皇后所生。降生时,全身宝光明艳,照亮大地,幼年时即聪敏过人,行善积德,普渡众生,后来又经历了3200劫难,方才修成金神,成为玉帝。
据说,玉皇大帝的神诞之日为正月初九。道教宫观要举行金蘸仪,称“玉皇会”,在中国古代也称玉皇大帝为“上帝”。
玉皇大帝的来历:
玉皇大帝简称玉皇,又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宋代真宗和徽宗都上有圣号。宋真宗上圣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上圣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道经中全称作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尊玉皇上帝。据《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玉皇大帝乃昊天界上光严净乐国王与宝月光皇后所生之子。出生之时,身宝光焰,充满王国。幼而敏慧,长而慈仁,将国中库藏财宝,尽散施穷乏困苦、鳏寡孤独、无所依靠、饥馑残疾的一切众生。净乐国王驾崩后,太子治政有方,告敕大臣,俯含众生,遂舍国赴普明香岩山修道,经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初号自然觉皇,又经亿劫,始证玉帝。
万神之帝:玉皇大帝是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三界万神、三洞仙真的最高神。玉皇有制命九天阶级、征召四海五岳之神的权力。万神都列班随侍其左右,犹如人世间的皇帝和公卿。白居易有诗称「安期羡门辈,列侍如公卿。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
总执天道:玉皇大帝是三清之化身。三清与玉皇,犹如先虚无而后妙有,先无极而后有太极,先无为而后有为。故玉皇为三才主宰,掌天地人之均轴。玉皇大帝遣紫微北极大帝掌天地经纬,遣勾陈上宫大帝掌天地人三才,主人间兵革,遣后土皇地只掌阴阳生育、大地山河。天地万物、阴阳造化无不在玉皇大帝所掌之中。
传说之一
一、据《历代神仙通鉴》卷一中记载:至昊天界,有国名光严妙乐国,其国王名净德时王,妻宝月光王后,惟以仁慈侧隐加之国人,躬行五岭未尝少懈,直使民安物阜灾害不兴。但以年老无子为不足。二真一入其境即知其诚心向道。勇猛黄老(即中黄子,初开天地时五老之一)曰:因缘在是矣。元始曰:若以清虚至真之气投圣德仁厚之身,托孕成胎必生神明之子,定为三才之圣,上真以为如何?黄老点头,即将碧玉瑶光如意吹口真气此乃天外灵宝,遂变一婴孩身。这时净德时王在寝室中忽见祥光照耀宫殿,作百宝色。有许多仪仗,护一九龙辇,浮空而来,中坐二翼人皆施法象,上首高真抱一小儿面园耳大,眉清目秀,遍体毫光罩定。国王与王后心甚欢喜,恭敬接礼长跪道前。二真曰:下愚无嗣愿乞此孩为子,伏惟哀润听许。黄老曰:此子根器不凡,必证无极高上之品,汝善育之,国王上前拜领,二真从宝椅中托出递给,国王双手来接,重如山岳,挣出一身大汗,恍然而觉,是一梦,急召王后言之,所见相同。至此后,国王精神倍长,三年后王后生下一圣明王子。自幼即舍国修道,经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号曰:清净自然觉王如来。又经十万劫,方证玉帝,总执天道之神。
二、玉皇大帝是天庭的最高领袖,相当于地上的皇帝,但地位低于三清。后来与四御(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南极长生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平起平坐,儒教则称昊天上帝。在古代神话小说《八仙得道传》中记述了玉皇大帝有三魂,其中一魂投胎做普通的凡人,如何经过几世的修炼达到正果,成为北方真武大帝的故事,不过这只是民间小说所虚构的故事。
三、据明刻本《搜神记》载:“按圣纪所载云:往昔去世有国名号光严妙药,其国王者名曰净德。时王有后,名宝月光。王乃无嗣,常因每日作思惟;我今将老而无太子,身若崩灭,社稷九庙委付何人?作是念已,即便敕下诏诸道众,于诸宫殿依诸科教悬诸盖,清净严洁广陈,供养六时行道,偏祷真圣,已经半载,不退初心。忽一夜,宝月光皇后梦太上道君,与诸至真金姿玉质清净之,驾五色龙舆,拥大景旌施荫,明彩霞盖。太上道君安坐龙舆,抱一婴儿,遍身毛孔放百亿光照,诸宫殿作百宝色,幢节前道,浮空而来。是时,皇后心生欢喜,恭敬接礼,长跪道前曰:君言今王无嗣,愿乞此子为社稷主伏,愿慈悲哀愍听许。尔时道君答皇后曰:愿特赐汝。皇后礼谢。道君后而乃收之。皇后收已,便从梦中归觉而怀孕一年,于丙午岁正月九日午时诞于王宫。当生之时,身宝光穆,充满王国,色相妙好,观者无不赞赏。
太子长成,才智敏慧而性慈善,于其国中所有库藏一切财宝,尽皆散施穷极困苦,鳏寡孤独,无所依怙饥馑残废一切众生。仁爱和逊歌谣,有道化及遐方,天下仰从归仁太子。父王大加庆赏。
尔后,王忽告驾崩。太子治政,俯念浮生,告敕大臣嗣位,有道遂舍其国于普明秀岩山中,修道功成,超度过是劫,已历八百劫身,常舍其国为群生;故割爱举道。于此,后经八百劫,行药治病,亟救众生,令其安乐。此劫已尽,又历八百劫,广行方便,启诸道藏演说灵章,恢宣正化,敷扬神功,助国救人,自幽及显过。
传说之二
据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天地间一片祥和。可是,好景不长,由于各路神仙争雄斗狠,天地之间乱成了一锅粥。太白金星决定找一个才德兼备的人,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扭转这种局面。于是,他化装为乞丐,四处寻找,后来到了张家湾,终于发现张友人。张家湾是个几万人的大山寨,张友人就是这个山寨的寨主。男人治理好一个小家尚且不容易,张友人居然能够将这么大的一个寨子治理得人人谦逊有礼、邻里和睦互助。问他有何高招,张友人笑了笑说,无非一个"忍"字。"忍"者,耐烦也。由于张友人慈悲为怀、百忍为上,人称"张百忍",因此能够包容繁杂、以宽得众,可见张友人海纳百川的胸怀。太白金星认为张友人是一个理想的管理人才,请他上天。后来,各路神仙经过试探,一致同意张友人管理天庭,做了玉皇大帝。
传说之三
战争结束了,姜子牙站在高高的封神台上,手捧天书开始敕封八部正神:敕封柏鉴为三界首领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封杨戬为二郎神,封李靖为托塔李天王,哪吒为三太子——可是到了敕封玉皇大帝的时候,子牙往天书上一瞧,顿时没了主意,原来这天书与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是个空白的无字天书。
眼看着众位神仙都已一一归位坐下,只有这玉皇大帝的宝座还是个空缺,在神仙与凡人们的期盼与起哄声之中,姜子牙只是停留了片刻,略有些停顿地说道:“这张自然有人坐。”真不知道是子牙的临场发挥还是他的胡乱搪塞亦或是天意如此,话音刚落,封神台下一个衣衫褴褛的人突然飞升上天、飘然稳当地坐上了玉皇大帝的宝座,原来,这个人姓张名自然号有人,天书已将敕封玉皇大帝的事儿全权授予了姜子牙。(感悟一:用权一定要谨慎。所有的公正都只是相对的,绝对的公正是没有的。)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在中国,张姓绝对是个人数众多的大姓,可为什么从古到今,没有姓张的当皇帝呢???
既然天上的玉帝都已姓了张,那人世间的皇帝就留给其它姓氏的人做做吧!
也有人说,姜子牙敕封众神,为何独独忘记了他自己?一种说法是:姜子牙所封的神都是在战争中的仙,即鬼魂,而姜子牙没有死,自然不能被封神;另一种说法是:姜子牙的师父元始天尊命他下山享受了人间的荣华富贵,所以不能当神仙(感悟二:公平是尘世与仙界的共同法则)。
这也是最权威的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名要等到最后时刻才宣布的开山鼻祖(感悟三:公开的内容、时间、形式等都是相当重要的)。
天上的玉皇与这“三公”有如此深的渊源,这就不难想见:为什么中国古代“三公”来执掌朝政,现在是“三公”来主导社会了。
传说之四
话说当年三界大乱,芸芸众生都处于水生火热之中!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太白金星、太上老君等大仙决定到人间寻找一位能人贤仕来统领这三界!于是太白金星派赤脚大仙到人间走访。赤脚大仙化装成乞丐,打听到一位叫张友善的大善人。这个张友善是一个庄的庄主,他为人忠厚善良,处处为他人着想,受了气还能够处处忍让别人,又被人家叫做张百忍,由于附近的人都叫他张百忍,久而久之的人们都忘了他本来叫什么名字了!赤脚大仙找到张百忍之后,告诉他三界的情况,要请他上天做玉皇大帝,张百忍吓的是死活不肯答应。赤脚大仙是说破了嘴皮子,磨破了脚丫子,最后张百忍才勉强答应跟他上天。但是张百忍又和赤脚大仙说:“我要是就这样跟你上了天,我的妻子,还有我的七个女儿一个儿子怎么办,我不能做了玉皇大帝没了亲情啊!那我还不如不去!”赤脚大仙说:“上了天你的妻子王氏理所当然要被封为王母娘娘,七个女儿也要被封为公主,你的干女儿张巧嘴就做七公主的侍女一同上天!”这个张百忍又在院子里看了看,又说:“我这房子我住了这么长时间了,还有我家里这么多的鸡啊鸭啊就这么不要了,我还真舍不得!”赤脚大仙对他说:“天庭金碧辉煌,要什么有什么,你这些没用啊!”可张百忍一定要带上天,也就只能答应他了。最后,众仙助张百忍全家拔院**!张百忍到了天庭,大整朝纲,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找出了三界大乱的根本原因,破除了大乱。众仙都认为他功不可没,纷纷推举他为终身玉帝!
传说之五
提起玉皇大帝,在中国妇孺皆知。这位民间传说中的天宫帝王,统辖着天上地下一切天神地祇和精灵鬼怪,可以说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重要的一位主神。
玉皇大帝传说的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说来可分为以下几类:关于玉皇大帝来历的传说;关于玉皇大帝家庭的传说;关于玉皇大帝与天地诸神的传说;玉皇大帝与创世传说;玉皇大帝与人文传说;玉皇大帝与动物传说;玉皇大帝与植物传说;玉皇大帝与风物传说;玉皇大帝与风俗传说等。
玉皇大帝传说大都十分吸引人,具有比较强的艺术魅力。从艺术上看,玉皇大帝传说一般都有丰富的想像、生动的形象和巧妙的情节。例如《王母娘娘坐灵霄殿》,王母娘娘羡慕玉帝的高位,却不知掌权的苦处。当她代行玉帝职务时,渔民来求风,果农则求不要刮风:农民来求雨,盐民则求不要下雨;弄得她左右为难,这才知道众口难调。后来玉帝巧解难题,命令“风从河边走,越过果树园。白天晒大地,夜晚浇大田”,显示出了玉帝的管理能力。情节构思得十分巧妙。这篇故事在别的地方也有流传,其中想坐玉帝位者不是王母娘娘而是孙悟空,情节则人体一致。
由于玉皇大帝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位主神,他的传说在中国历史与现实生活中都有重要的地位。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能对这位传说中的主神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而要了解玉皇大帝,光从庙里的泥胎和经书上,我们只能得到一个死的偶像。只有了解民众中流传的有关玉皇大帝的种种传说,我们才能见到一位活生生的玉皇大帝,才能了解玉皇大帝与中国老百姓的真正关系。
相关推荐:
山海经异兽蛊雕是什么?山海经异兽之蛊雕简介
山海经异兽瞿如是什么?山海经异兽之瞿如简介
山海经异兽虎蛟是什么?山海经异兽之虎蛟简介
山海经异兽凤凰是什么?山海经异兽之凤凰简介
日本妖怪传说之濡女
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它发生在当时的佐贺县,一个叫东唐津的小村庄。
清晨,东唐津的小港口,五个年轻人登上了一艘小渔船。
前一晚,贺太找来了另外四个伙伴:藤山,泷也,冲太郎和菊人。
贺太说:河的下游,有一片柳树林,那里的柳树材质很不错。
于是,五个人决定,明天一早就乘船前往那片柳树林,砍伐一些柳树的木材卖给有钱人。
最后一个登上小渔船的是冲太郎,他上船的时候没有清理鞋底。
这招来了其他四个人的不满,每个人都愤怒的瞪视着冲太郎,冲太郎满不在乎的笑了笑,脱下鞋子,把鞋底的泥土刮到河水里。
按照东唐津的习俗:登上渔船之前一定要清理鞋底,不可把污秽带进渔船,否则脏东西会惹怒河童,河童会在渔船行进的时候掀翻渔船。
“你在干什么!”贺太发怒道:“把泥巴丢进河里,会招来妖怪。”
冲太郎面对贺太愤怒的脸,仍然满不在乎的笑道:“怕什么,如果妖怪真的来了,我做他的对手。”
“就凭你?”贺太站起来大声道。
其他三人见贺太发怒,马上起身劝阻,贺太这才坐了下来。
菊人拿出船桨,开船。
时节是初秋,水流很急,小渔船载着五人顺流而下,平安无事的行驶了许久。众人这才放下心:看来河童没有怪罪冲太郎的不敬举动。
小渔船又向前行驶很久,泷也有些不放心,问贺太:“柳树林在哪里?怎么漂了这么久还没到?”
贺太忙说:“快了,快了。”其实自己心里也疑惑,划了这么久还不到,这么远的距离,不知道待会儿载着木材逆流返程,会不会很吃力?
贺太正疑惑,菊人突然大声问道:“贺太,前面是三叉川,我们进哪一条分流?”
贺太一愣,他也不知道该走哪一条,后悔当初没有把路线打听清楚。
于是支吾着回答说:“等等,我想一想。”
众人闻言都是一呆,冲太郎眯着眼睛说:“搞什么,不知道路还带我们来。”
“闭嘴。”贺太不满的令道,“不要打扰我思考,我只是一时忘记了路线。”
贺太说完不再理会冲太郎,向前眺望,只见三条分流每一条都是笔直向前,而且水流都很湍急,走错的话,返程会费时费力,更会惹来其他人的不满。
“菊人,先把船靠岸,我们先上岸,看看前面的地势。”贺太没有办法,只好出了下策。
菊人不情愿的把船划到岸边停下,五个人下了船,环顾四周,尽是一片荒芜。
贺太努力向远处看,却怎么也看不到柳树林的影子。
“嘿,看那边!”冲太郎指着前方喊道,语气有些兴奋。
其他人向冲太郎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块巨大的石头后面,一个姑娘裸露着肩膀,正在梳洗她的头发。
每个人的眼中丢流露出喜色,只有贺太微微有些惊讶。
“我们应该过去看看。”菊人提议道,“也许是谁家迷路的姑娘呢!”
此言一出,除贺太之外的三人都点头表示同意。
贺太看了看四个人的表情,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想要劝阻四人,却又想不出恰当的理由,他只觉得在这荒无人烟的河畔突然出现一个女人,事情一定有蹊跷,而且这附近青雾缭绕,让人觉得诡异!
这个女人绝对有古怪!
贺太定睛仔细看那个女人,那块巨大的石头挡住了她的身体,只露出雪白的肩膀和修长的手臂,她的头发很长,湿漉漉的,有些凌乱的披散下来。
突然,贺太惊恐的瞪大了眼睛。
他发现,在那石头下边,居然露出一条尖尖的尾巴,正缓缓的蠕动着,如同蛇的尾巴!
“回来!”贺太大喊。“她是妖怪,快回到船上!”
贺太说完,先跑回到了船上,收起船锚,再向那边看去,却吃惊的发现那四个人仍然不紧不慢的向那妖怪的方向走去,好像刚才贺太的喊声他们根本没有听到!
“喂!回来!别走过去,那女人是妖怪!”贺太扯着嗓子努力喊,但那四个人仍然没有停下脚步,缓缓接近了大石头。无论贺太怎样力竭声嘶的喊,他们仍然充耳不闻,好像着魔一般,然后一同步入石头的后面,消失在贺太的视野中,同时那女人也俯下了身子,消失在石头后。
贺太不再喊了,他知道继续喊也是无济于事。
片刻后,只见巨石旁边的灌木中,一个黑色的怪物陡然间“嗖”的冲了出来,那怪物有一人来高,有着很多脚,如一只巨大的蜘蛛!
贺太恐惧的张大了嘴,那黑色的怪物瞬间冲进了石头的后面。然后,贺太听到了四个人的凄惨的叫声。
贺太大惊失色,不再理会伙伴们的安危,撑起船桨用尽全身的力气,拼命向上游划去。
因为只载贺太一人,负重轻了许多,贺太发疯搬摇动着船桨,惊恐的环视四周,生怕那些怪物会追随上来。
回到东唐津的时候,贺太累得只剩下半条命了。
有人在港口发现了疲惫不堪的贺太,大家把贺太抬到他的家里,贺太躺在地上,上气不接下气地喘息着,嘴里不断念叨:“妖怪,妖怪……”
有人问贺太,冲太郎他们呢,贺太不回答,只是不断重复着:“妖怪……”
不久后,贺太死了,冲太郎等四个人也再也没有回来。
村人们因此惊恐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贺太死前不断念叨着“妖怪”两个字,这引起了大家的猜疑。
过了很长时间之后,大家逐渐忘记了贺太,忘记了失踪的四个年轻人,东唐津的人们又回到了太平的生活中。
有一天的午后,东唐津来了一个姑娘,她的头发很长。
她找到了一个刚刚打渔回来的年轻人,对他说:“告诉你一个好地方,这条河的下游,有一片很不错的柳树林……”
濡女知识
日文名称:ぬれたおんな(濡女)
类似中国卡通片《葫芦兄弟》里的蛇精(笑)……
九州的妖怪,经常在海边或者河边出现。因为头发经常是浸湿的,所以被命名为“濡女”。据说,她是“海蛇”的化身。
日本的民俗学家-藤泽卫彦所着的《妖怪画谈全集日本篇》一书中,记载了关于濡女的描述。“出现在越后国(现在的新泻县)和福岛县的边境的河边。有着人的脸孔,蛇的身躯,尾巴几乎达到300公尺之长。如果被濡女发现,则必死无疑。”
同样的记载在山田野里夫的着作《东北怪谈之旅》当中也能找到。
也有传说称:濡女有化作人类模样的本领,混在人类当中寻找猎物。
有意思的是,据说濡女经常与一个被称作“牛鬼(蜘蛛模样的巨大怪物)”的妖怪共同出没。(难道说它是《葫芦兄弟》里的蝎子精?笑……)
是少见的不同种类的妖怪进行“合作”的组合,他们合作捕获人类。一般情况下,是由濡女引诱人类,然后由牛鬼杀了人类,并且吃掉。
遇到濡女和牛鬼的人想要逃跑的时候,牛鬼会立即拦住他的去路,然后两个妖怪用相同的声音说:“残念だ!残念だ!(遗憾啊!遗憾啊!)”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王母娘娘的由来传说和王母娘娘的由来和历史的优秀文章,喜欢小编发表的王母娘娘的由来传说和王母娘娘的由来和历史请一定要在下面浏览哦,我们将第一时间给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