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分是几月几日,2023年春分是什么时候呢 春分是几月几日,2023年春分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你现在浏览的是一篇关于春分是几月几日,2023年春分是什么时候呢的精彩内容,本文拥有春分是几月几日,2023年春分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和春分是几月几日,2023年春分是什么时候呢的精彩内容发布,喜欢的关注本站。

春分是几月几日,2023年春分是什么时候呢 春分是几月几日,2023年春分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一、2023年春分时间
春分是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春分,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
2023年春分时间是2023年03月20日 18:28:35 农历:二月(大)廿三
二、春分习俗
1、竖蛋
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2、吃春菜
“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
3、送春牛
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4、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5、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
6、祭日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三、春分的计算方法
春分计算:[Y*D+C]-L
公式解读:年数的后2位乘0.2422加20.646取整数减闰年数。21世纪春分的C值=20.646。
举例说明:2092年春分日期=[92×0.2422+20.646]-[92/4]=42-23=19,3月19日是春分。
例外:2084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小结: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而古代气候的预测技术并不发达,中国古代人们就着世世代代的农耕习惯和一些知晓天文的人士根据自然规律制定了24节气,这24节气对于古代人们来说是农耕时节和养生依据的来源。
春分是什么时候?2023年春分是哪一天?
从气象学来说,春分通常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约为3月20-21日期间)。
2023年春分是丙申年 辛卯月 壬寅日,即2023年3月21日,农历2023年二月十三,星期一。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4个节气,前一节气是惊蛰,后一节气是清明。当这一天到来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春分之后,北极附近开始极昼,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结束,极夜开始,范围渐大。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19日~22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 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是四季的开始,所以,春分是春季的开始,当然也就是天文年的第一天。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徵,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春分到夏至的气候特征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中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后,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
四川省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盆地北部多为13℃至15℃,盆地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四川省西南部金沙江、安宁河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盆地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
但是,春分前后盆地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着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盆地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冷尾暖头。
在川西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着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
俗话说:“雨生百谷”。降雨及时而且雨量充足,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谷雨节气就有这样的涵义。谷雨时节的四川盆地,“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盆地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盆地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盆地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
盆地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盆地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
顾名思义,立夏是指夏季开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按气候学上以五天平均气温高于22℃为夏季的标准,立夏前后,四川盆地南部刚跨进夏季;盆地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还处于“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时节;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可谓夏日炎炎了。
《易纬》有立夏“电见”之说。但就四川而言,即使在初雷最晚的盆地西北部,常年雷暴也始于4月上、中旬,“电见”无须等到立夏。立夏以后,正是盆地中稻大面积栽插的需水关键期,大雨来临的早迟和雨量的多少,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此时如不下较大的雨,那些无水灌溉的农田就无法犁耙栽秧。
据气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大雨开始期,盆地东部在4月中、下旬,中部在5月中、下旬,西部在5月下旬。5月雨量盆地东南部为100至200毫米,西北部为75至100毫米。盆地西部、中部因大雨开始较晚,雨量偏少,往往有夏旱露头。这段时间,正当盆地收获小春作物,播栽大春作物,特别要注意多变天气的影响。晴天要及时抢收,雨天应抓紧栽插,连阴雨天气须提防小春收获物生芽、霉烂,还要搞好抗旱保苗,警惕20℃以下的低温对早稻的危害。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春分是几月几日,2023年春分是什么时候呢和春分是几月几日,2023年春分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的优秀文章,喜欢小编发表的春分是几月几日,2023年春分是什么时候呢和春分是几月几日,2023年春分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请一定要在下面浏览哦,我们将第一时间给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