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郑州工地开工现状怎么样了 郑州工地开工了吗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9月郑州工地开工现状怎么样了 郑州工地开工了吗的文章,本文对文章9月郑州工地开工现状怎么样了 郑州工地开工了吗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郑州焦作城际铁路正式开钻
(中华铁道网、《路讯》杂志 特约通讯员 胡瑞 陈淼)9月25日10点16分,河南武陟县近郊,随着一台台回旋钻机准确无误徐徐钻入预定桩位,中铁七局在郑(州)焦(作)城际铁路工程中率先正式开钻,标志着郑焦城际铁路全线实质性建设序幕正式拉开。
9月24日,河南城际铁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树新冒雨专程来到开钻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对中铁七局郑焦城际铁路项目部跑步进场,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克服重重困难,迅速打开局面,仅用八天时间就在全线率先做好开工准备给予了高度评价。杨总在施工现场对中铁七局项目部提出要求:要以高铁的标准抓好安全生产、质量管理工作,严把安全、质量、材料关,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打造河南城际铁路精品工程。
此次同时开钻的桩基分别位于跨新月第二双线特大桥、跨郑云高速公路特大桥、路基软基加固DK54+750—DK55+224.04段三个工作面。
郑焦城际铁路由铁道部和河南省共同出资建设,全长60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小时,双线有砟重型轨道设计, 东南接京广铁路并行,西北至河南西北重镇焦作市。作为一种高效、快捷、节能、环保的新型交通运输方式,郑焦城际铁路将为打造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促进中原区域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对实施中部经济战略,促进该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带动中原崛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确保全线首颗桩基的率先安全优质高效开钻,中铁七局郑焦城际铁路项目部在接到施工任务后跑步进场,积极联系各级地方政府做好施工现场的征地拆迁,组织施工队及各种机械设备都提前进场,尽可能的将施工便道向前推进;加快试验室建设,提前完成了工地试验室的标定、验收,并做好了沙、石等进场材料及混凝土的试验工作;技术人员充分做好技术准备,提前完成测量放线工作。从人员进场,仅用不到八天的时间,高效完成了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征地拆迁6公里,为郑焦城际铁路正式开钻实现开工建设赢得先机。
为将该工程建设成高质量精品工程,在施工准备和实施过程中,中铁七局指挥人员和一线员工齐心协力,第一时间解决现场遇到的实际困难,以“做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做一流贡献”为宗旨,按照“五个零”的目标要求(人身零伤害,安全、质量零事故,资金、材料零浪费)强化现场管理,在卡控质量、加快进度、节约成本上下功夫,使工程顺利开工并进入可控有序地良好状态,为后续大面积施工展开奠定良好基础。
2021年9月份郑州开什么会几号工地停工放假
博鳌亚洲论坛秋季高峰会。
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时克服了哪些困难?
谈中鱼 举人 四级(2005) | 发起即时会话 | 我的知道 | 我的消息(0/217) | 我的空间 | 百度首页 | 退出
我的知道
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知识掌门人
关闭
百度知道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帮助
百度知道 > 交通/旅游 > 火车运输
相关问题
添加到搜藏
已解决
詹天佑修京张铁路的困难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8-10-3 19:00
除了六年级课文《詹天佑》上提到的困难之外的困难
提问者: 小天使999 - 门吏 二级
最佳答案
修筑之初,工程技术人员缺乏,詹天佑率仅有的两名工程学员,于1905年5月,自丰台经南口、八达岭,勘测至张家口,随即回测,并选测了自延庆州绕过八达岭经德胜口、十三陵到昌平的比较线(对永定河谷路线,也曾考虑,以工程艰巨,限于经费及工期无可能采用,故未勘测)。6月回到天津总局,提出勘测及调查报告,并拟定修筑方案。计划分三大段修筑,第一段(丰台至南口)先行开工,以早日通车运输而获利;第二段(南口至岔道城)及第三段(岔道城至张家口),再详细勘测。特别是第二段中南口至八达岭,地形险峻,更须进一步选测比较线。报告中称,“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可早享一日之至便利,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而路工之难,亦实为向来所未有。”
为解决工程技术人员不足,詹天佑向关内外、津浦、江苏铁路陆续延揽工程司邝孙谋、颜德庆等及山海关铁路学堂工程学员若干人,到京张铁路工作。
对修路方针,詹天佑认为:筑成这条铁路越快越好,一来可粉碎外人之轻蔑;二来可早日回收资金;三来可尽快培育自己的工程司,支援他路之建设。
1905年10月,京张铁路开工修筑。詹天佑以创新精神,一方面因地制宜地采取了新的技术措施和引进国外新的技术设备;另一方面制订了许多先进管理办法和制度,保证了修路任务的完成,并且为全国其他各路所仿用。
一、精心选用机车,精心选测线路
1.选定线路最大坡度时,同时注意机车类型的选择。南口关沟段“自居庸关以至八达岭,路线不长而高度相差甚远,且山环谷曲,无地旋车,虽极力将线路延长,仅得三十尺高一尺之坡度焉。”詹天佑毅然选用三十分之一的最大坡度,是山区铁路少有的大坡道山区线路,最初采用2-6-0型摩格尔(Mogul)机车双机牵引。经向美国从事机车制造的同学洛德(E.P.Lord)咨询,决定向英国北英公司购置的0-6-6-0型马莱(Mallet)机车,并于 1908年到达关沟段工地,先后共购进4台,以后继续向美国鲍德温工厂(Ba1dwin)购进世界新型的2-8-8-2型马莱机车,其额定牵引力为 42000公斤,为当时亚洲最大马力的机车。1909年购进美国赉玛厂(Lima)制造的3台山道机车与谢式(Shay)齿轮传动立缸机车,1912年又继续购入3台。
根据大型机车运营之需,京张路修筑时即设置了机务设备及机车维修工厂。此外,为解决机车用煤,专门开办鸡鸣山煤矿,修筑鸡鸣山煤矿支线和门头沟煤矿支线。
2.为解决八达岭线路越岭问题,詹天佑在青龙桥一带,反复精细选测,最后决定由石佛寺上山,入青龙桥东沟后,折返穿过八达岭,形成之字形线路,开挖八达岭隧道1091米,比初测时计划由石佛寺向西开挖隧道约1800余米缩短长度近一半,成功地解决了全线的越岭关键问题。但他明确指出采用之字线选线方案,乃当时修筑经费和施工期限具体条件下,不得已而为,如能采用螺形环山线(Loopline)当更为优越。
3.关沟段采用1/30大坡道,保证行车安全是极为重要的问题,为此,设置了保险岔道,以便发生故障时,列车可驶入反向坡道之保险岔道线,以策安全。关沟段设置之保险岔道共有12处,计站内4处,区间内8处。
此外,为确保行车安全,制订了特别行车办法,于通车后实行。
4.京张路所用之钢轨,为当时之重型钢轨,正线及站线均采用85磅钢轨(约为每米42公斤)。关沟段采用特别之加强型山伯(Sandberg)式钢轨。针对大坡道上钢轨易于爬行的问题,还采取了切实易行的有效防爬措施。
二、因地制宜,力求工程又快又稳
1.八达岭隧道,长1091米,为全线关键工程,为我国铁路第一个超千米长大隧道。为加快人力开挖进度,采用直井法。据载,曾开挖大小二井各一座,“于洞身之中部开辟大井,与两端同时并进。”大井上建有通风楼,至今仍在使用。西洞口外小井深挖方处遗迹己不可寻。另一重点工程,即居庸关隧道,长 367米。采用两端开凿法。据载:“居庸关山洞原拟用凿井法,继以山势过高,距洞太远,施工甚难,两相比较,反以两端开凿之法为宜。故凿井虽为开辟长洞之善法,亦当详审地势,不能泥守成法也。”“居庸关山洞以中间五六百尺为最难,缘是处适当关城之下,土石松脆,每值天雨,泥水交下,虽有炸药,亦无所施,乃以大方木节节支持,且用小钢轨穿错其间,渐次进攻,始克成事。”
八达岭隧道只用18个月建成,揭开我国自力修筑长隧道序幕。开挖隧道所用之炸药,为拉克洛炸药(Rackarock),此种炸药爆炸力强,但性能较稳定。詹天佑将此种矿山炸药首次应用于隧道开凿,以求施工安全。
2.对桥梁、房屋等工程,尽量就地取材,力求节约。关沟段桥梁20座,混凝土拱桥即有13座,以节省向国外订购钢梁的费用。为节省水泥,采取了混凝土掺加片石的措施。房屋建筑,同样注意俭朴。
三、厘定标准,首订工程规范
詹天佑非常重视工程标准化,主持编制的京张铁路标准图,为我国铁路第一套工程标准图。包括桥涵、轨道、线路、隧道、机车库、水塔水鹤、房屋、客车、车辆限界等项标准49项。它加强了京张铁路修筑中的工程管理,保证了工程质量,并为国内其他铁路修筑提供了良好借鉴。鉴于我国早期铁路工程标准紊乱,在主持京张铁路修筑时,他还上书清政府,对统一全国铁路工程标准,提出具体建议。他坚持全国应采用统一的标准轨距4英尺8英寸半(即1.435米),认为中国应该吸收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不要走采用窄轨轨距的弯路。他并就线路等级、桥梁载重、路基宽度、线路最小半径、限制坡度、站台高度、车辆限界、机车载重,车钩安装等项标准提出规定。其后,清政府据以制订了全国铁路建设的技术标准,詹天佑被任命为清政府商部、邮传部路务议员及顾问。
詹天佑在上述向清政府建议书(呈商部说帖)中,还建议全国采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车钩,即Janney Cou-pler。此型车钩在我国铁路沿用至今仍富有生命力,为铁路运输带来很大效益。詹天佑的卓识远见,造福后代。
四、革新管理、为我国筑路先驱
1.简化机构,加强管理,提高效率。
京张铁路总局原设在天津河北新马路贾家大桥。为减少办事层次和减少人员开支,便于指挥修筑,詹天佑将总局迁到北京,将原设在北京的铁路局并入总局,在阜成门内设立京张铁路局;阜成门外设立京张铁路工程局,分别办理运输及修筑事宜。在工地,按施工地段,指定负责工程司。为掌握进度,解决存在问题,他定时召开工地电话会议,为我国自办铁路召开电话会议之先声。尽管局务繁忙,他仍深入工地,检查工作。
2.建立人员考核管理制度,制订以奖励为中心的管理办法。
詹天佑认为特别重要的事,是培养我国工程司。为此制订了京张铁路工程司升转章程,对于工程司应具备的品德、工作能力及实绩要求,明确规定,定期考核,严格实行。在筑路过程中,培养出一大批我国青年工程司。这一考核晋升章程,国内其他各铁路多效仿采用。詹天佑认为中国工程司的工作能力并不低于外国人,坚持工资标准,不能低于外国工程司。在京张铁路修筑之初,他即制订各级工程司和工程学员的工资标准,与考核制度结合实行,促进了工程司的成长,有利于修筑任务的完成,京张铁路修筑中,为减少缺勤,提高工效,制订了请假章程,其中规定:“在差人员四年期满,准给假两月,并查其四年之中,如平时从未请假,即归并计算,再加假期两月,均全支薪水。”这一章程的制订,在当时是先进和开明的。在执行制度的同时,他还注意加强教育,提倡克己奉公,倡导工程司的团结。
3.加强材料物资供应管理,严格掌握资金使用。
为解决山区运输困难,选定关沟路线之初,即考虑原有驿道可用以运料。工程开始后,首先加强丰台材料厂建设,随后设置南口材料厂,做为材料供应基地。
向外国公司定购材料设备时,詹天佑与外商直接商谈,严定质量规格,并废除材料回扣费制度,防止材料资金使用中的浪费和贪污行为。在修筑中,加强资金管理,注意节约,严格控制包工对资金的运用情况。
开工之初,原定第七年完工,开工2年后,清政府改限4年完成,故后2年之工程,为原计划中4年之工作。全体筑路人员,在詹天佑率领下,齐心协力,奋勉从事,终于胜利完工,并节省了修筑费用。1909年9月19日竣工验道,在张家口举行茶会;10月2日,在南口举行盛大通车典礼。全路修筑费用,原预算纹银7,291,860两,清政府实拨7,223,984两,实际支出6,935,086两,较原预算节省356,774两。
京张铁路胜利建成通车,质量良好。清政府邮传部验收后,深感“此路一成,非徒增长吾华工程司莫大之名誉,而后此从事工程者,亦得以益坚其自信力,而勇于图成!”在通车典礼上,广东省代表朱淇致词最为激动,他说:“京张铁路筑路之成,外国人著论于报纸曰,中国造此路之工程司尚未诞生也,一时五洲传为笑谈。今者,詹君独具匠心,筑成此路,不假外国人分毫之力,所有一切筑路与管理,皆用中国人为之。嗟夫!如詹君者,可谓能与中国人吐气矣!……夫铁路工程,既可以中国独力筑之,将来一切矿务机器制造等事,皆可以中国人自为之矣。吾今日为铁路祝,并为全国之矿务、山林、机器、工厂祝也。有开必先,其今日京张铁路之谓乎?”
在京张铁路修筑过程中,詹天佑曾于1907年被派往郑州黄河大桥工地进行调查。1908年被派往济南泺口黄河大桥审定设计方案;1909年被派往验收江苏沪嘉铁路工程。京张铁路通车以后,他继续展筑张家口至绥远铁路。1909年冬,被河南商办洛潼铁路(洛阳至潼关230余公里)邀请,担任工程顾问,偕随行工程师对该区段山区铁路线路进行实地勘定。所定线路方案,对修筑费用多有节省
回答者:小桔灯 - 秀才 二级 9-16 20:49
我来评论>>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3Q
相关内容
? 谁能给我詹天佑修京张铁路的资料,最好是跟六年及课文...
? 詹天佑修京张铁路的事
【 詹天佑修京张铁路是遇到的困难】
? 詹天佑修京张铁路的资料
【 詹天佑在修京张铁路时遇到哪些困难】
更多相关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詹天佑 铁路
其他回答 共 12 条
当时这是清朝末年,国力衰弱...........
回答者: henrydogdog - 试用期 一级 9-13 14:31
国力衰弱
回答者: 真理之王 - 初入江湖 二级 9-13 15:28
当时这是清朝末年
回答者: QQQQ - 魔法学徒 一级 9-13 16:05
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目睹北美西欧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有的同学由此对中国的前途产生悲观情绪,詹天佑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他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刻苦学习,于186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海文中学业。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在大学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只有两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
回国后,詹天佑满腔热忱地准备把所学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但是,清政府洋务派官员迷信外国,在修筑铁路时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顾詹天佑的专业特长,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驾驶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舰“扬武”号担任驾驶官,指挥操练。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第二年,蓄谋已久的法国舰队陆续进入闽江,蠢蠢欲动。可是主管福建水师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却不闻不问,甚至下令:“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这时,詹天佑便私下对“扬武”号管带(舰长)张成说:“法国兵船来了很多,居心叵测。虽然我们接到命令,不准先行开炮,但我们决不能不预先防备。”由于詹天佑的告诫,“扬武”号十分警惕,作好了战斗准备。当法国舰队发起突然袭击时,詹天佑冒着猛烈的炮火,沉着机智地指挥“扬武”号左来右往;避开敌方炮火,抓住战机用尾炮击中法国指挥舰“伏尔他”号,使法国海军远征司令孤拔险些丧命。对这场海战,上海英商创办的《字林西报》在报道中也不得不惊异地赞叹:“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国人会这样勇敢力战。‘扬武’号兵舰上的五个学生,以詹天佑的表现最为勇敢。他临大敌而毫无惧色,并且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还能镇定如常,鼓足勇气,在水中救起多人……”
回答者: 月柳33 - 魔法学徒 一级 9-14 14:00
外国人的嘲笑
回答者: - 门吏 二级 9-16 12:00
中国的早期铁路是与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名字分不开的。詹天佑为我国铁路事业艰苦奋斗了一生。在他从事铁路事业的30多年中,几乎没有一日离开过铁路,当时我国修建的每一条铁路,也差不多都和他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联系。
詹天佑1861年出生在广东南海县。12岁时,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到香港考取幼童出洋预备班,赴美国留学。1881年6月以考试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铁路专修科,同年8月返回祖国。在学生时代他就立志要通过修筑铁路,使祖国富强起来。在他回国之后担当的铺筑塘沽到天津之间的铁路和修建滦河大桥的工程中,就初露锋芒,使那些自命不凡的外国工程师也不得不叹服。詹天佑一生的贡献很多,其中最突出的当属修建京张铁路。
那是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我国人民纷纷要求保卫路权,自修铁路。清政府不得不改变主意,决定自己修筑第一条重要的铁路——京张铁路。1905年5月,清政府派詹天佑任京张路会办(后升总办)兼总工程师。
京张铁路长约200多公里,经过长城内外的燕山山脉。这一带到处是崇山峻岭,南口到岔道城的“关沟段”尤为险峻,八达岭是最高峰。詹天佑负责修建京张铁路的消息刚一传出,帝国主义分子马上挖苦说:“会修铁路通过关沟段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攻击詹天佑出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是“狂妄自大”,“自不量力”。当时国内不少人对自建这样的铁路也是缺乏信心的。詹天佑一心为国争光,顶住了来自国内外的一切怀疑、非难和诬蔑。 1906年10月24日,他在给他在美国求学时的一位老师的信中表明了他的决心和信念:“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我好像是列在最前线的中国工程师。所有中外人士都在注视我所主持的京张路工程。如果京张路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个人的不幸,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同时将会带给中国很大的损失。在我接受这一任务前后,许多外国人露骨宣称中国工程师不能担当京张线的石方和山洞等艰巨工程,但是我坚持我的工程,现第一段工程已经完工……。”詹天佑以惊人的毅力去完成京张路修建的每项工作。塞外经常狂风怒号,灰沙满天。人们随时都有被大风卷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亲自率领工程人员,背着标杆、经纬仪在悬崖峭壁上定点制图。为了寻找一条理想的筑路线路,他常常骑着小毛驴在崎岖的山径上奔波;白天翻山越岭,晚上伏在油灯下绘图计算。经过实际勘测和调查,他曾经选定过三条线路,其中有一条就是1949年后建成的丰沙线。这条线路较其它两条,列车通过能力更高,运输量更大,而工程也更艰巨,经费要超过原预算700万两银子的好几倍。腐朽的清政府对此是不会感兴趣的。詹天佑不得不放弃这条在他看来是比较理想的线路。
京张铁路最困难的是八达岭隧道工程。为了确保提前建成这条铁路,詹天佑决定八达岭隧道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这在当时我国施工机械十分简单和落后的情况下,是很不容易的。为了保证隧道施工质量,詹天佑吃住在现场,亲自把关,对定线、定位,甚至对每一个炮眼的直径和距离都要亲自过目。他这样不分昼夜地勤奋工作,使现场施工的所有员工无不深受感动。詹天佑还创造性地运用了“折返线”的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修筑一段“人”字形线路,使关沟段的线路坡度降低到33‰以下,八达岭隧道长度减少到一半。詹天佑还根据山区筑路的特点,就地取材,设计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宏伟壮观的石拱桥。不仅节省了钢材,还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詹天佑提出的“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的三个要求,都实现了。1909年10月2日,在通车典礼的会场上,中外来宾对詹天佑表示异常钦佩。他非常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应该属于大家的。”
京张铁路的修成,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推动了广大群众“收回路权”、自办铁路的爱国运动。此后,詹天佑除主持建筑张家口到绥远的铁路外,还应邀担任川汉和粤汉等商办铁路的负责工作,努力培养中国自己的技术人员。他投身保路运动,热烈欢迎辛亥革命,觉得这是救中国的希望,并以实际行动帮助孙中山先生实现修建10万英里铁路的计划。
公元1919年1月,詹天佑被派出席协约国“中东铁路监管委员会”的会议,同帝国主义占领中东铁路的侵略行径进行了坚决斗争,并致电“巴黎和会 ”,反对帝国主义掠夺全中国铁路的阴谋诡计。他面对祖国的坎坷命运,心忧如焚,回首一生,壮志未酬,在极度紧张的工作中他病倒了,最后终因操劳过度,病势转重,于1919年4月24日不幸逝世,享年58岁。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的故事,是中国所有的学生都熟知的。
不过多数人不知道,在接手京张铁路工程之前,詹天佑已经为中国的铁路建设工作了近二十个年头。其间,他参与了李鸿章计划修筑的天津至通州铁路(即那条引起激烈争议的津通铁路)的测量设计;参与了天津到山海关铁路的修筑;参与修建了至今犹存的滦河大铁桥。
准确地说,“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不是京张铁路。1901年,慈禧结束逃亡返回北京,途中第一次坐火车。火车给她留下良好的印象,她提出,两年后要坐火车到西陵祭陵。于是清廷紧急筹措修建京汉铁路高碑店站到梁各庄皇陵的支线。时任关内外铁路总办的“留美幼童”梁如浩主持此事,他推荐了詹天佑。詹天佑崭露头角,在不易施工的冰天雪地,指挥工程迅速竣工。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独立修筑的铁路,虽然只有37公里,而且具有讽刺意味:它是为一个人祭祖修筑的铁路。
张家口为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冲,京张铁路有显而易见的军事、经济和政治价值。修路的消息传出,在华势力最大的英国志在必得,视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的沙俄也不相让,双方争持不下,最后达成协议:如果清廷不借外债,不用洋匠,全由中国人独立修筑,双方可都不伸手。在英、俄看来,落后的中国完全无此能力,他们等待着中国人陷入僵局时向他们求救。
1906年5月3日,詹天佑写信给在美国读书时的“家长”诺索布夫人,信中说:
我现为七个孩子的父亲———三女四男!我现任“京张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本路长约125英里,将凿隧道三处,其中最长的为四分之三英里。本路为第一条全部由中国工程师负责兴建之铁路,企望吾人能顺利完成!
詹天佑勘测了三条路线。第二条绕道过远不可取。第三条就是今天的丰沙线,因从北京城南向西修筑,经过大量坟地,阻碍太多。由于拨款有限,时间紧迫,詹天佑决定采用第一条路线,即从西直门经沙河、经南口、居庸关、八达岭、怀来、鸡鸣驿、宣化到张家口,全长360华里。全线的难关在关沟,这一带迭峦重嶂,悬崖峭壁,工程之难在当时为全国所没有,世界所罕见;坡度极大,南口和八达岭的高度相差近60米。
1906年10月24日,詹天佑在信中说:
亲爱的诺索布夫人:
诚然,我很幸运被任命现在的工作。中国已渐觉醒,而且急需铁路,现在全国各地,都征求中国工程师。中国要用自己的资金,来建筑中国自己的铁路。好像我成为中国最佳的工程师,因此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也为全体中国工程师和所有中国人的不幸,因为中国工程师们将来不会再被人们信赖!
在我受命此工作前,记事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绝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因为要开山凿石,并且修建极长的隧道!
但我全力以赴,至今已修成一段。特附上剪报一份,使你知道当年在纽黑文在你监护下的一位中国幼童,现在已完成和将来继续要完成的任务。他早期的教育完全受惠于你!
……
你最忠诚的詹天佑
1906年9月30日第一段工程全部通车,第二段工程同时开始。难关就在这里。首先必须打通居庸关、五桂头、石佛寺、八达岭四条隧道,最长的八达岭隧道1092米。这不仅要有精确的计算和正确的指挥,还要有新式的开山机、通风机和抽水机。前者对詹天佑都不成问题,而后者当时中国全都没有,只有靠工人的双手。
这一段故事是人们所熟知的:詹天佑采用南北两头同时向隧道中间点凿进。但隧道实在太长,后加上在中部开凿两个直井,分别可以向相反方向进行开凿,如此就有六个工作面同时进行。他运用“折反线”原理,修筑“之”字形路线降低爬坡度,并利用两头拉车交叉行进。在铁路兴建之初,有车厢出轨事件。詹天佑想到一个办法:将美国人詹尼发明的自动挂钩加在每节车厢,使之结合成一个牢固整体,确保爬坡时的安全。
1906年12月11日,在工程最紧张的日子里,詹天佑给诺索布的儿子、他少年时的朋友威利的信中写道:
目前,中国正处于极不安定的情形下,她正在进行代价很高的试验,也力求革新。但是将来怎样,是无人可以预卜。我现在这条铁路,要求我只许用中国人来修筑。如果我有权。就乐于介绍给你一个工作,可惜,我现在奉命不得雇用外国员工。
京城近旁修筑铁路,常要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铁路要经过一个前任道员家的坟地,他是皇室的亲戚,在朝野均有势力。此人率众闹事,阻止工程,私下又许以重贿,要求改道。可是北面、南面、西面都是权贵的墓地,要大改道不知要造成多大的浪费。詹天佑忍辱负重,花费许多时间跟权贵周旋,终于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但为保持“风水”,答应另修一条河,派官员拈香设祭,路成后,再立碑纪念。工程人员忿忿不平,但詹天佑表示,只要铁路能修过去,其他小事都可容忍。
京张铁路第三段工程的难度仅次于关沟。首先遇到的是怀来大桥,这是京张路上最长的一座桥,它由七根30.48米长的钢梁架设而成。由于詹天佑的正确指挥,大桥顺利建成。
京张铁路原计划六年完成,在詹天佑的努力下,提前两年于1909年8月11日全线通车。工程不但没有超支,还节余白银二十八万两。
詹天佑留给后人的照片,似乎自小到大都不苟言笑。他是个严谨的工程师,务实,精细。但是偶然间,也会流露出留学生涯带给他的情趣。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9月郑州工地开工现状怎么样了 郑州工地开工了吗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9月郑州工地开工现状怎么样了 郑州工地开工了吗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