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阳1月财政支出2022 阜阳财政收入2022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阜阳财政收入2022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阜阳1月财政支出2022和阜阳财政收入2022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华东各地2022年前5月财政收入状况,浙江力压江苏,皖赣表现优异
随着安徽、江西等后发地区在近些年的经济崛起,华东板块在我国的经济比重越来越大了,对于全国经济走势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过在2022年第2季度华东的经济核心区江浙沪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疫情冲击,尤其是上海和江苏两地受损特别突出,这可能也会让华东整体经济在上半年有所放缓的。地方财政收成是经济运行风向标,下面就通过1-5月华东各省市的财政状况来了解下它们的经济走势吧。
也正是2022年以来疫情在国内再次扩散,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所以为给企业纾困,国家在4月出台了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让各企业提前退回存余进项税额,松绑现金流,尤其对小微企业来说是非常利好的措施。
但由此也让各地财税部门在纸面收入上是有些折损的,去掉退税后财税歉收较为明显。所以和去年同期相比也就出现了两个增长率,其一是直接对比出来的名义增速,另一个是加上退税后再进行比较的同口径增速,那么哪项增速更能客观反映经济运行情况呢?
毫无疑问是同口径增速,因为各地退税额度和进度都不同,直接比较出来的名义增速是有点失真的。像华东地区在前5月出来除了江西省正增长外,其他省市的名义增速都是下跌状态的,但并非是它们经济运行不良好,完全是口径所致。
如果按照同一口径比较的话,就只有疫情最为严重的上海和江苏两地出现下跌了,而其他各省市都是正常增长,更为可观得反映了各地在前5月的整体经济运行状况的。
其中上海市相当于停摆了几乎2个月,经济受损肯定是非常大的,其前5月的一般预算收入3393.7亿,就算加上退税后的同口径比较,也要下跌了11.2%,受挫非常明显。
其次是江苏省,它受损面没有上海这么大,在5月上旬开始基本上已经恢复生产,所以它的财税同口径跌幅是6.2%,好于上海市不少。但加上退税,它在5月末的一般预算收入也只有3813.5亿了,不但去年同期对浙江省的2百多亿优势丧失,反倒被浙江省赶超了2百多亿。至5月末江苏省财税收入仍低于浙江,也是几十年来的首次。
浙江省其实也是有疫情影响的,所以它的同口径增速也只有3.6%,不复去年高歌猛进之态势。但能够维持住正增长,仍体现出它的活力,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千亿,居华东之首。
另一个经济大省山东的走势要更好,去掉退税因素影响后的增速达到6.6%。只不过它的体量和江浙沪相比还是偏小了一些,前5月一般预算收入3021.4亿,和浙江省差距了千亿。
华东地区经济体量相对较小的福建、安徽和江西也都表现不错,尤其是安徽与江西两个属于内陆的省份,近几年崛起之势明显,除了GDP外, 不少指标已和沿海的福建省相当了。
今年前5月安徽省一般预算收入达1622.1亿,高于福建省的1589.7亿,非常给力;江西省虽然长期以来经济规模偏小,地理地缘也是华东地区最弱势的,但近些年同样出现了崛起态势。在前5月它同口径增速11%,在各省市中前列,财税收入也达到1418.4亿,正在努力接近其他各省,继续加油吧!
综上所述,在2022年的1-5月华东各省市中除了疫情更为严重的上海、江苏两地外,其余地区的经济运行还是趋于稳步向上的态势。
尤其是属于内陆地区的安徽、江西两省非常优异,一般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速都是在11%以上,经济上升态势非常迅猛,已经成为华东地区经济扩张的新势力。
华东各省市2022年1-5月的财政运行状况,请看下表:
1-4月财政10强城市公布,大部分呈现下滑态势
1-4月财政10强城市公布,大部分呈现下滑态势
1-4月财政10强城市公布,大部分呈现下滑态势,受退税减税缓税新政影响,不少地方与深圳类似,前四个月尤其是4月份财政收入出现明显下降。1-4月财政10强城市公布,大部分呈现下滑态势。
1-4月财政10强城市公布,大部分呈现下滑态势1
时间就像流水一般,太快太快,还没来得及回首,已经到了5月中旬。1-4月份的各大城市的财政收入开始陆续发布,这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经济数据,超过了GDP总量,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财政,不仅仅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的试金石,也是政府统一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将资金聚集后,再用于民生。
除了北京和上海两大一线城市的1-4月财政还未公布以外,具体具有竞争财政10强的城市,已经官宣。其实,这已经不影响1-4月全国财政10强城市的确定,根据财政的高低,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1309.8亿元)、杭州(1034亿元)、苏州(875.5亿元)、重庆(751亿元)、宁波(736亿元)、武汉(672亿元)、广州(654亿元)、天津(620亿元)。
整体上来看,受到疫情影响,尤其是4月份,即使是全国最为顶尖的10强城市,也大部分呈现下滑状态。仅有广州逆势而上,以1.22%的财政名义增速,保持正增长,其它9座城市中,除了北京、上海还未公布外,全部是负增长。
深圳位列第3。虽然北京、上海还未红布,但大概率是位居前两位。有人说,4月份上海几乎是停摆状态,1-4月份的整体数据一定很差。其实,在今年的一季度,上海就已经实现2518.2亿元的财政收入,同期的北京为1689.7亿元,所以说深圳只能第3。深圳在1-4月的表现其实也并不好,同比下跌12.62%,这也与疫情有着很大的关系。
杭州在1-4月的财政收入也在千亿以上,是全国仅有的.4个破千亿的城市。对比于,10强中的大部分城市,杭州虽然跌幅为3.46%,但也仅仅不如广州的1.22%。
苏州、重庆、宁波紧随其后,三地的财政都在700亿元以上,宁波表现出色,已经接近重庆。从GDP总量的角度来看,宁波这几年发展很快,更是定下了在十四五赶超天津、南京进入全国前十的目标,但是重庆在GDP总量上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武汉、广州、天津三大城市占了10强的最后三个席位。天津能够守住前十,确实不易。近两三年来,天津的发展一直呈现出下滑趋势,在GDP总量上已经跌出全国十强。在今年1-4月的财政上,天津财政同比增速为-27.13%,成为整个10强城市中跌幅最大的。即使如此,天津依旧以620亿元守住前十,位列第11的南京为601亿元,优势仅19亿元。
1-4月财政10强城市公布,大部分呈现下滑态势2
5月11日,深圳市财政局披露数据显示,今年1~4月深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309.8亿元,下降12.6%。事实上,一季度深圳市这一收入还保持微增,但4月份收入下滑约44%。
对于前4个月财政收入下滑,深圳市财政局解释称,主要原因是中央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等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导致的政策性减收。
今年1.5万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在4月1日起正式实施,由于疫情冲击下企业困难加剧,财税部门加快退税进度。税务总局数据显示,4月份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高达8015亿元。这反映到地方财政收入上,即第一大税种增值税收入大幅减少。但此举增加了企业现金流,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从中长期看,有利于涵养税源,增加财政收入。
受退税减税缓税新政影响,不少地方与深圳类似,前四个月尤其是4月份财政收入出现明显下降。这在不少率先公开披露4月财政收支的市县数据中得以印证。例如,前四个月,广西南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约6%,江苏常州同口径下滑4.5%,湖南株洲同比下降约4.9%。
此外,由于4月份疫情扩散,不少居民隔离在家,部分企业停工停产,这也会对当地财政收入造成冲击。
目前公开前四个月财政收支情况的省份比较少。从一季度各地公布的财政收支数据来看,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有较大差异,其中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或高位运行影响,内蒙古、山西等资源型省份财政收入保持较快上涨。
1-4月财政10强城市公布,大部分呈现下滑态势3
今年以来,由于新冠疫情频发、点多、面广,造成各地经济发展不同程度受阻,加之内需外需双循环不畅和从4月份开始实行的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政策实施落地,使得地方财政收入普遍出现萎缩,影响效果明显。
随着2022年1-4月份我国主要城市的财政收入数据出炉,我们可以看出1-4月我国很多城市财政都出现了负增长趋势,下面一起了解一下2022年1-4月我国财政收入10强城市的财政表现。
从整体来看1-4月我国财政10强城市大部分都出现了负增长趋势,从下滑趋势来看深圳、苏州、重庆、天津四座城市的下滑幅度较大,杭州、宁波、武汉下滑幅度较小,10强城市中目前仅广州1-4月的财政收入实现正增长。
具体来看1-4月虽然上海、北京两大城市的财政收入数据暂时未公布,不过从去年同期的基数来看,处在全国领先位置依旧是保持不变,不过大概率来说两大城市的财政增速会出现负增长,特别是上海,4月经济发展缓慢,财政收入方面下滑幅度可能较大。
1-4月深圳完成财政收入1309.8亿,名义增速-12.62%,深圳1-4月积极强化经济发展宽松政策,城市385万市场主体继续发挥巨大活力,稳住了经济发展基本面,地区制造业、汽车、金融等领域保持稳定发展,持续创收财政。千方百计利企援企稳企安企,迸发385万市场主体的巨大活力,增强“稳”的信心、“进”的决心,为深圳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积蓄向荣之势。
1-4月杭州完成财政收入1034亿,名义增速-3.46%,下滑幅度较小,与此同时宁波的1-4月财政收入达736亿,名义增速-3.79%,浙江双子星城市在1-4月的财政下滑幅度较小,可以看出两大城市在经济发展质量方面表现优异。特别是宁波,在港口经济、能源化工两大领域的拉动下,经济增速快,财政收入保持高位运行,产业对财政贡献大。
苏州在1-4月完成财政收入875.5亿,财政收入同样出现下滑,制造业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均影响较大,而10强城市中只有广州实现了财政的正增长,广州工业基础、金融服务、港口经济等多领域经济保持了稳健发展,推动财政收入保持良好增长态势,而排在第十的是天津,天津也是10强城市中财政下滑幅度最大的城市。
阜阳人才引进政策2022
对制造业企业全职引进计税年薪超过30万元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按计税年薪的30%资助企业,每家企业每引进1人最长资助3年,每年最高资助100万元。对全职引进计税年薪超过20万元的人才,按一定标准每年给予最高2万元补助,最长补助3年。职业(技工)院校应届毕业生和从市外引进的技能人才,与我市制造业企业签订3年以上全职合同的,给予每月300元生活补助,最长补助3年。对不在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内的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和从市外引进的本科以上毕业生,与我市制造业企业签订3年以上全职合同的,按企业支付其计税薪酬的10%给予生活补助,3年内最高补助3万元。
一、人才引进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正规院校本科毕业;在当地工作稳定,缴纳社保有一定期限;符合各地对人才的相关规定。
2、人才引进是指因工作需要,当地的用人单位录用一个外省、市在职劳动者,
3、就业时间达到一定年限,学历高于当地人才引进的最低要求的人才,来当地落户就业。
二、人才引进的程序:
1、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流程
2、与企业对接,确定专业技术人才需求。
3、用人企业提交 需求报告 制定用人计划 发布用人信息 审查各企业人才需求报告,确定人才引 进计划,并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电 视等多种形式发布用人信息。
法律依据:
《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十三条 高技能人才培养补助重点用于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等支出。
第十四条 其他支出是指各地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符合中央专项转移支付相关管理规定,确需新增的项目支出。
第十五条 就业补助资金中对个人和单位的补贴资金的具体标准,在符合以上原则规定的基础上,由省级财政、人社部门结合当地实际确定。各地要严格控制就业创业服务补助的支出比例。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阜阳1月财政支出2022和阜阳财政收入2021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