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八卦该如何记忆?核心口诀是什么 先天八卦该如何记忆?核心口诀
你现在浏览的是一篇关于先天八卦该如何记忆?核心口诀是什么的精彩内容,本文拥有先天八卦该如何记忆?核心口诀和先天八卦该如何记忆?核心口诀是什么的精彩内容发布,喜欢的关注本站。

先天八卦该如何记忆?核心口诀是什么 先天八卦该如何记忆?核心口诀
伏羲始作先天八卦,这个“先天八卦”是一张图,由此开启了中华文明,这张图被称为先天八卦图。
那么,什么是先天八卦图?什么是后天八卦图?我们怎么可以快速的记住这个图?看似简单的定义与记忆,里面却蕴含着思维方式,甚至是“秘密”,通过它可以打开周易之门。
天人合一,先天八卦是在探索“先天”关系
先整体后个体,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特点,我们的文化是从“天”开始的,这才有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这张先天八卦图同样如此,由距今六千多年的伏羲氏观物取象的所作。
先天八卦模拟的是天体运行对地球影响的模拟图。伏羲推演八卦是以地球为中心,先天八卦是在研究宇宙的关系,天地自然的一种模式图。这种景象在未有人类之前已经存在,而且不以我们的意识而变化,也正是这种区别,我们也就有了伏羲的先天八卦图与文王的后天八卦。
设身处地,可以更深刻认识先天八卦图
伏羲仰望着太空,在浩瀚的宇宙中,太阳系与地球一样,都是一粒微尘。老人家是如何观察的呢?他面南背北,仰望着天空。记住了,面南背北,您也可以站起来,试着仰望星空,用一天的时间来观察。您可能也会发现,上为天、下为地,所以先天八卦的乾为天在上方,而坤为地则在下面;太阳从东面升起,这就是离为火,而从西面落下,这种黑暗就是坎为水。
伏羲八卦由三画构成,以三画以象天、地、人三才,以简单的的形象模拟复杂的事物,基本满足原始社会的要求,对大自然进行直接模拟。
八卦最早用来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基本象征意义,并表示健、顺、动、人、陷、丽、止、说八种性质。
学会口诀,口诀是周易思维的具体展现
上天下地,太阳升落。
天上云飞,地动山摇。
1、上天下地,太阳升落。是在讲述先天八卦的四正之位,上边是天,底下是地,这就是乾坤;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是在讲述左边的离为火与右边的坎为水。上面的比较容易记忆,后面的是在前年基础上完成四隅位的记忆。
2、天上云飞,是在说左上为兑为泽(云),右上为巽为风(风),形成兑、乾、巽的组合。这也可以理解为天上的气场流动。图片
3、地动山摇,地下地在震动,山在震动,形成震为雷、坤为地、艮为山的组合。这是地球深处的能量变化。大家可以跟着图,多练习几遍,八个卦象也就熟练、系统的掌握了。
小结:先天八卦是以地球作为一个“点”的来研究,探讨宇宙自然的和谐。再看《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就清晰了许多。
周易,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
周易的三才学说是经典理论,我们运用周易三才学说模拟企业的经营管理层级,可以发现三个不同的层级所处的情境,以及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下面,小易带着大家一起了解《周易》三才学说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
《周易》中的三才之道
关于《周易》的传统学说都将易经64卦的六个爻划分为天、人、地三才。以乾卦为例:初、二为地道,初在地之下,二在地面,所以乾卦初为渊,二为田;从二往上就是脚接地,头顶天的人位,即三、四为人道,故乾九三不言龙,言君子,就是从地道到人道,三与地位接,四与天位接,而人生活在地面上,离天更远一些,故而三位更近人,《易经·文言》说乾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乾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乾九三与九四之间的区别九三更接地气,更是人位。九四接天位,有点跃跃欲试的味道,就像人类现在对航空航天的探索。
五与上是天位,在64卦中,五位是天位,居上卦之中,有君临天下之威严,是古代的君主,在乾卦中,是在天位的飞龙,孔子把他拟成大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是大人之德,是比圣人还高一位阶的人。
上也是天位,但已经是比五位更高的位,是“高而无位,贵而无民”的刚亢之位,孔子曰“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圣人比之于大人,能够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上位就比五位多了一位,就发生了天差地别的变化,一个是在位的飞龙,一个是高处不胜寒。
三才对应企业管理
三才之道投射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初二位是员工之位,三四位是中坚干部之位,五上位是企业领导层。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天位对应的是阴阳,阴阳有不测之神,所以是领导位。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中坚干部要讲仁义,将领导层确定的政策与制度以仁义的方式贯彻下去,不要搞得基层员工怨声载道。立地之道曰刚与柔,地位是基层员工,他们的天职是刚性执行企业的制度、政策、方针、路线,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员工直接面对客户,要温柔地坚定执行企业经营制度和政策。
企业的领导层负责领导,彰显领导力。著名的职业经理人通用集团的CEO杰克·韦尔奇在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描述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一个团队进山砍伐树木,领导是那个爬上树木,举目远眺,告诉团队哪片树林能砍,哪片树林不能砍的人。而管理者则要组织人、砍伐工具、运输工具等资源来到领导者所指定的区域开始执行砍伐的命令。领导在五上位,站得高,看得远,要为团队设定远景,明确战略,动员下属完成目标。
领导力从何而来?从观天地、察日月、明四时,知吉凶中来。观天地是观察天时,分析商业社会发展的趋势;察日月,是大趋势之中有没有商业机会,洞察先机,如日月高悬。明四时是在趋势和风口之中排兵布阵,先做哪个,后做哪个,明明白白。知吉凶,领导者要能够“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即见微知著,吉凶之先见,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如果能做到顺应商业社会发展趋势,洞察先机和风口,准确把握行动的时机,趋吉避凶。企业的运转自然“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中坚干部是三四位,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中间力量,代表管理,彰显的是转化力。中坚干部是最难为的阶层,上承接领导者的愿景、战略,要将领导设定的愿景和战略转化为可以执行的制度、政策、岗位职责,要指导底下的员工执行好企业的方针、路线,在出现偏差时,要及时修正。以砍伐树木为例,领导者既然已经指出哪片树林可以砍伐,中坚干部就应该准确定位,麻利组织资源,对砍伐树木进行全流程管理。
初二位是员工位,负责执行,彰显执行力。员工位不需要太多的原创,扎扎实实将领导层设定的愿景、战略贯彻执行到日常的工作中就可以。而这个愿景和战略是经过中坚干部的理解和转化的,所以底层员工具体执行的是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行为准则,经营策略,销售绩效管理等。
三才的互动
企业中的三才是互动的,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循环运动的。
首先,在职级上,员工层可以向上提拔到中坚干部,中坚干部也有机会提拔到领导层,领导层也有可能会离开这个系统,进入到其他系统;或者因为犯了错误,承担领导责任,降落到中坚层乃至员工层。这是层级上的运动。
其次,在经营管理的循环上,各个层级之间也是动态的。基层员工要关注自己手中的工作完成了没有,完成得怎么样,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能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益。这是象。中坚干部要从基层员工了解生产经营的现状,人、财、物的配比,生产成本的高低,销售收入的多少,有没有利润,利润的厚薄,中坚干部要从象中统计出数据提供给领导层决策参考。而领导者则要关注自身企业与社会发展趋势的匹配性,从中坚干部统计出的数据中,分析事物发展的规律,未来发展的趋势,探索企业进一步提升、发展的理,从而进一步规划愿景、坚定战略。
最后,三个层级不宜搞成严格的科层制,领导层只能通过中坚干部获取讯息,中坚干部只能从基层员工获取信息。要建立一种既灵活,又高效的层级结构,将金字塔的科层制与树状的赋能型结合起来。
在六爻卦中,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是相应位,如果二者分别是阴阳爻,就意味着阴阳有情,阴阳正应。意思是说,在上位者要注意建立与下位的沟通、协调机制,特别是在集团制公司航母中,总经理、董事长尤其要与基层公司的领导即二位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因为管理线条的拉长,容易导致集团公司的政令不能在基层公司得到很好的执行,五位的董事长、总经理要经常到基层单位调研、检查,到企业经营发展的一线去,了解真实情况,才能更好地洞察事物发展规律,进而更好地设定战略和目标。
在四和三也是如此,四为近君的大臣,在企业来说,是副总经理,宰制要职,在企业中调阴阳,理五行,如果没有丰富的数据和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副总经理是做不到如此的。所以要接地气,除了要准确理解上级领导的意图之外,还要对基层发生的现象,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提炼、归纳、总结出企业发展的理,呈现给总经理、董事长,以供参考。
而三位已经是部门长,从基层打拼出来,在上下卦之际,上不着天,因为在阳位,有着强烈的往上爬的愿望,所以他希望与领导层建立联系,领导层能够认识、赏识自己,从而拓宽晋升的渠道。
写在最后的话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企业经营管理也能从《周易》中总结提炼出许多经典的管理模型。三才就是其中一个,了解了三才学说,我们就能知道企业的管理架构,各个层级的想法和愿望,因势利导,能对企业经营管理做出正确的安排。
道德经: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什么
《道德经》中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经》中"功成身退"的思想在今天对许多人来说已经不太灵验,许多人认为它会使人失去积极的进取心,满足于现状,然而事实上,《道德经》提出的"功成身退"其实仅仅是一种退守策略,是指一个人能把握住机会,获得成功后,不张扬不嚣张不膨胀,见好则收,它强调的重点是人要知足知止,告诫人们在精进之路上,适度而止才是最好的状态。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与其保有太多自己守不住的身外之物,患得患失,不如让它们自然流逝。
老子认为,功名富贵,它高让它高。从古自今,没有不消失的功名,也没有不消失的富贵。它们从贫贱之中拔地而起,又从富贵之巅轰然倒塌。功名富贵和万事万物一样,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不宜强求。
持而盈之,讲的是器量,水超过了杯子的容量,自然要满溢。一个人争来抢去,不如先提高自身的器量。器量够大,能拥有的自然就多。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锋芒太露,锐势难以保持长久。
如果持而盈之讲的是器量,那么揣而锐之则是器量的限度,功名财富一多,必然显露锋芒,就容易成为众矢之的。一个人,器量再高,高不过天,心胸再厚,厚不过地。
曾国藩是如何器量之人,当他用十二年打下南京,以“天下第一功”封侯拜相时,他却选择不居功,将功劳归为咸丰皇帝和当时的皇太后、小皇帝。他将自己从富贵之巅放下来,并和它们保持安全距离。以免它们倒塌的时候,也把自己埋葬。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道德经》并不反对人持有财富,也不提倡刻意让人过清苦的生活。但是你能守住的财富,只能是你的容量之内的东西,而超出的部分,就不是你想掌握就能掌握的了。
曾国藩如此,范蠡如此,当范蠡与勾践灭吴国以后,范蠡也选择了急流勇退,因为他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而他身为布衣,经商积攒了万贯家财受到齐王赏识,他又将家财散给知己与老乡,再次离开。
而和范蠡同为开国元勋的文种,却被勾践赐死。做人,要有开拓的本事,更要有善终的智慧。
富贵而骄,自遗其疚
人若自视富贵,自满自骄,乃是自取祸患。往往那些走在通往成功路上的人,非常容易被骄傲的情绪缠上。在当今社会,为什么常常有人说为富不仁呢,其实指的是有的人在成功之后,嚣张张扬,做出了让人觉得高高在上的反应。
“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声名最旺时,也是被挑毛病最多的时候,这就是自遗其咎。幸而他懂得大功不为居的道理,功成身退,不仅实现了自保,而且赢得了人心 。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世界上没有绝对完满的东西。太阳只要一到中间,马上就会偏西,月圆,马上就会月亏,而且有些即便看似完满,也就会立即不完满。在这样的意境下,功成身退似乎更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做人要“求缺惜福”。
求缺是告诉我们人要知足,而惜福是要我们培养一种感恩的情怀。这两点恰巧是引导人们快乐和幸福的关键。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但是很多人却觉得没有幸福感,也没觉得快乐,原因就是少了“求缺惜福”的心态。
道德经:求缺能使人产生满足感,而满足感可以生发人的惜福之心。惜福之心有了,人就能萌生感恩的情怀。这似乎也是当今我们平凡人追求功成身退的最佳状态。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先天八卦该如何记忆?核心口诀是什么和先天八卦该如何记忆?核心口诀的优秀文章,喜欢小编发表的先天八卦该如何记忆?核心口诀是什么和先天八卦该如何记忆?核心口诀请一定要在下面浏览哦,我们将第一时间给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