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姓迁徙分布 姜姓传下来的姓氏
你现在浏览的是一篇关于姜姓迁徙分布的精彩内容,本文拥有姜姓传下来的姓氏和姜姓迁徙分布的精彩内容发布,喜欢的关注本站。

姜姓迁徙分布 姜姓传下来的姓氏
传说中的炎帝,号烈山氏,亦即神农氏。因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便以姜作姓。姜姓在历史的演进中分布于华夏各地,在这个过程中也有的后裔改为别的姓氏。
商周:四岳是由姜姓的羌族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在和姬姓部落结成联盟之后,他们与“子姓”商族平行发展。他们所结成的盟军后来打败了殷纣王,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春秋:春秋时代的齐国,就是倚了姜氏后裔发展成为五霸之一。齐国在齐威王时,又成为战南),便以姜为姓。姜姓在历史的演进中分布于华夏各地,在这个过程中也有的后裔改为别的姓氏。
夏朝:夏朝,炎帝后裔伯夷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县西),建立吕国。另外姜氏后裔还建有申、许、齐等诸侯国。申国原居今陕西、山西间;许国在今河南昌东;齐国建都于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北。根据《史记·周本纪》的记载,周族部落系古戎人的一支,为姜姓,也称姜戎,原在瓜州(今甘肃省敦煌西),逐渐东迁,公元前638年迁至晋南,属于晋国。
汉代:居住在今山东、河南的姜氏在西汉以前已发展成为关东大族,至西汉作为关东大族迁至关中,此后居天水(今属甘肃)。东汉还有姜诗,广汉(今四川谢洪县南)人,发展为较为著名的一支。这说明汉代已有居住于今江苏、四川的。唐代出现了九真(今越南清化省)姜氏。唐宋:唐宋时期还有分布于今河北、河南、江西、浙江、安徽、山东及广东的。
明清:明清时期今山西、陕西、贵州、湖南、福建、湖北等省也有姜姓的聚居点。
姜姓分布
5648【河北青县】南左所姜氏家谱上下卷
(清)姜克昌续修
清咸丰四年(1854)续修钞本 二册
河北大学
5649【天津】姜氏家谱六卷
(民国)姜宝堃重修
民国二年(1913)天津姜氏石印本 六册
美国
5650【江苏泰州】维阳泰州姜氏重修族谱四卷
(清)徐锡思纂修 姜时财主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活字本 四册
历史所
5651【江苏扬中】姜氏挂谱
白布一幅
江苏扬中县
5652【浙江馀姚】姜氏世谱六卷
(清)姜之珑编
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 六册
浙江图
注:姜氏世谱始修於宋乾道五年。
5653【浙江馀姚】姜氏世谱十集
(清)姜联福增修
清咸丰四年(1854)馀姚敬胜堂木刻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美国
注:谱始修於宋乾道五年。
5654【浙江馀姚】姜氏世谱不分卷
(民国)姜锡桓纂修
民国六年(1917)敬胜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
浙江图 浙江馀姚梨州文献馆
5655 【浙江鄞县】姚江姜氏追远世谱八卷首一卷
鄞东梅墟姜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陈运鹏 何锡冕等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崇本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天一阁
5656【浙江慈谿】慈东青林姜氏宗谱七卷首一卷
(民国)姜惠富等修
民国二十年(1931)崇本堂木活字本 六册
美国
5657【浙江】奉化姜氏宗谱六卷
(民国)周孝咸重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刻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658【浙江象山】姜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姜炳璋 姜森重修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敬德堂稿本 一册
浙江图
5659【浙江嵊县】姜氏世谱十二卷
姜松年等续修
民国六年(1917)活字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5660【浙江兰溪】横塘妻氏宗谱□□卷
(民国)丁淼源重纂
民国十八年(1929)木刻本 三册
浙江兰溪县圣山乡
注:初纂於明嘉靖三十七年。
5661【浙江兰溪】东溪姜氏宗谱四卷
(民国)姜焕文重纂
民国二十四年(1935)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水亭乡姜坡
5662【浙江兰溪】姜氏宗谱十三卷
(民国)水链重纂
民国三十年(1941)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水亭乡西姜
5663【浙江兰溪】风林姜氏家谱二十卷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高潮乡皂洞口
5664【浙江常山】姜氏宗谱不分卷
(清)钱登云六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青石乡桥亭村扁柏树底
5665【浙江常山】定阳姜氏宗谱二卷
(民国)姜学翁 姜连鸿重修
民国二十八年(1939)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青石乡桥亭村扁柏树底
5666【浙江常山】姜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
民国三十一年(1942)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辉埠镇大埂村
注:首修於明百历四十一年。
5667【浙江常山】南洲姜氏宗谱□□卷
浙江常山县新昌乡彤坑村(存首二卷)
5668【浙江黄岩】黄城姜氏家谱六卷
(清)姜丹书纂 姜景华续增
清光绪十五年(1889)东禅来经草堂木刻本
浙江临海县博
5669【安徽桐槭】姜氏支谱六卷
(清)姜万林 姜怀珍等撰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松柏堂木活字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5670【安徽桐城】皖桐姜氏宗谱十卷
(清)姜显名等重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馀庆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5671【福建漳州】姜林连支同谱序
(清)姜世俊序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钞本 一册
台湾
5672【江西南昌】城塘姜氏七修族谱四十四卷首二卷
(民国)姜璜主修 姜国栋编辑
民国十六年(1927)敦本堂活字本
江西档(存首一卷)
注:书口题《姜氏德立合谱》。
5673【山东】昌邑姜氏族谱八卷
(清)姜舜龄撰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木刻本
黑龙江绥化市档
5674【山东】昌邑姜氏族谱五卷
(清)姜以锋重订六刻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木刻本
山东昌邑县东家乡前张戈庄村
5675【山东牟平】姜氏系谱三十卷
(民国)姜瑞珍重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
山东烟台市图
5676【山东】莱阳姜氏族谱十一卷
(清)姜柱等增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敦睦堂刊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5677【山东】莱阳南古城姜氏家乘□□卷
清光绪十三年(1887)刻本
北图
5678【山东金乡】姜氏家乘二卷
(明)李建中纂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钞本
山东金乡县卜集乡大姜村
5679【山东烟台】通伸村姜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姜世棻编次
民国十四年(1925)石印本
山东烟台市图
5680【湖北汉阳】姜氏宗谱□□卷
(民国)姜德 袁汉丞等纂
民国三十二年(1944)姜氏宝璜堂木活字本
武汉图(存卷首)
5681【湖北新洲】姜氏宗谱七卷首四卷
(民国)姜绍熊 姜传绪四修
民国三十四年(1945)铜字本
湖北新洲县和平乡朱杨材
注:清乾隆六十年创修。
5682【湖北新洲】姜氏宗谱四卷
(民国)嘘云三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硕岗乡
5683【湖北】竹溪姜氏宗谱十八卷
(民国)占章杏重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毛良坞乡姜家村
5684【湖南长沙】萋姓十修族谱三十四卷
(清)姜淇珊 姜苟香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云磬堂活字本
历史所 河北大学
注:明嘉靖三十年崖山公始修。
5685【湖南宁乡】宁邑姜姓续修支谱□□卷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6)刻本
湖南图(存卷2)
5686【湖南宁乡】姜氏重修族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清)姜光汉修 姜呜冈 姜汤他纂
清道光十四年(1834)孰乐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1)
5687【湖南宁乡】姜氏重修族谱二十七卷
(清)姜良治纂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孰乐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1、26)
5688【湖南宁乡】姜姓族谱□□卷
清道光十七年(1837)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末)
5689【湖南邵回】姜氏四修族谱□□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姜春城纂修
清咸丰七年(1857)敦伦堂刻本
湖南图(存卷1、首、末)
5690 姜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
(清)姜世名编辑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活字本 四册
北图
5691 姜姓九修族谱四十二卷首一卷尾二卷
(清)姜氏合族公撰
清同治六年(1867)云磬堂活字本 三十三册
北图
5692 姜氏家谱不分卷
(清)姜国璜纂修
清钞本
北图
5693 龙砂姜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姜继宗纂修
民国十七年(1928)怀此山房活字本 六册
北图
5694 天水郡姜氏宗谱十五卷首二卷
(民国)姜佑驽等续修
民国二十五年(1946)活字本 十七册
北图
姓姜的名人
姜子牙:本名吕尚,姜姓吕氏,(公元前1128年-公元前1015),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姜小白:即齐桓公,姜子牙的后裔,姜姓吕氏,春秋五霸之首,他任命管仲为相,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南征北战,树立霸主威望。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 汉族,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东南)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军事统帅。
姜夔(jiāng kuí 1155?-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南宋词人。
姜才(?-1276)南宋末抗元将领。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位蚌埠市东南))人。宋德?元年(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集中全国兵力,以伯颜为统帅,大举南侵,姜才率部迎战,因寡不敌众,退守扬州。元军尾随而至,姜才以攻为守,主动出击,先战三里沟,战败元军,再战扬子桥,又获胜。激战中,姜才肩部中箭,他拔箭挥刀,所向披靡。
姜立纲(1444-1499),字廷宪,号东溪,瑞安梅头镇东溪村人。他是中国明朝一位书法家,曾以“善书”闻名海内,并远播日本,被誉为“一代书宗”。
姜肱:字伯淮,东汉彭城广戚人也。家世名族。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恋,不能别寝,以系嗣当立,乃递往就室。肱博通《五经》,兼明星纬,士之远来就学者三千余人。诸公争加辟命,皆不就。二弟名声相次,亦不应征聘,时人慕之。肱尝与季江谒郡,夜于道遇盗,欲杀之。肱兄弟更相争死,贼遂两释焉,但掠夺衣资而已。既至郡中,见肱无衣服,怪问其故,肱托以它辞,终不言盗。盗闻而感悔,后乃就精庐,求见征君。肱与相见,皆叩头谢罪,而还所略物。肱不受,劳以酒食而遣之。后与徐稺俱征,不至。桓帝乃下彭城使画工图其形状。肱卧于幽暗,以被韬面,言患眩疾,不欲出风。工竟不得见之。中常侍曹节等专执朝事,新诛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欲借宠贤德,以释众望,乃白征肱为太守。肱得诏,乃私告其友曰:“吾以虚获实,遂藉身价。明明在上,犹当固其本志,况今政在阉竖,夫何为哉!”乃隐身遁命,远浮海滨。再以玄纁聘,不就。即拜太中大夫,诏书至门。肱使家人对云“久病就医”。遂羸服间行,窜伏青州界中,卖卜给食。召命得断,家亦不知其处,历年乃还。年七十七,熹平二年终于家。弟子陈留刘操追慕肱德,共刊石颂之。
姜彭:江苏扬州人,清初著名书画家,画翎毛当时盛称第一,于山水则法明代唐寅,花卉宗元人,老而益精。
姜宸英:浙江慈溪人,清初书画家、文学家,被誉为“江南三布衣”之一。能诗文,工古文,善画墨,精书法,行草尤入妙,年七十始中进士,曾参与纂修《明史》,所作的《刑法志》揭露了明代“厂卫”之害。有《湛园文稿》、《苇间诗集》等,后人辑有《姜先生全集》。
姜宜:如皋(今属江苏)人,清代女书画家,善墨兰及竹石,工诗。
姜思周: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画家,擅长牡丹,钩勒、设色俱绝。嗜酒,醉后逞笔。
姜炳璋:象山(今属浙江)人,乾隆进士,石泉县知县,多善政,民有“慈父母”之称,又署江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修建“姜公堰”。
姜桂题:安徽亳县人,清军将领,早年效力僧格林沁麾下,后投左宗棠,历任直隶提督、热河都统、兼毅军军统,袁世凯称帝后,封一等爵,袁死后,归附皖系。
姜镜堂:近现代有皖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等。
姜东:当代著名画家、“江山行”画家组主持画家、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姜亮夫:国学大师、著名的楚辞学、敦煌学、语言音韵学、历史文献学家、教育家。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姜姓迁徙分布和姜姓传下来的姓氏的优秀文章,喜欢小编发表的姜姓迁徙分布和姜姓传下来的姓氏请一定要在下面浏览哦,我们将第一时间给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