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风水学形学
寻龙要诀
重轻、有无、贵贱,龙起决定因素。
认祖宗
分干支
识星体
格峡脉
顾护从
辨形势
别轻重
定入首
明穴主
观堂局
龙分干枝
回头之虎,第一龙;
仙桥 展旗、展帐
玉屏 连璧、御街 毡头、席帽 金钟、玉壶
旌节 龙楼、宝殿 堆甲、迭帐 串珠、飞丝
走马 捧廉、玉阶 飞绳、舒线 抛梭、佩剑
绵亘、山峦蠢峻,星体浑浊
退卸、活泼有端,山体秀丽。
千里结帝都、百里州邑
数十里为镇市,数里结乡村
长短重轻、厚博、大小、高低,以定大小,福泽之久暂
少祖山
束气处为息,再起星面或顶为孕,融结穴处为育。万里之山,各其祖宗,见父母胎息孕育而后成形。
龙阴阳
踊跃奔腾,其伏顿蓍跌有势,如马之奔驰。
摆动回环有情,如水之波涌。
龙入首
审其龙势,如走马、串珠芦鞭,三台、王字、个字,之字,抛梭、展翅、飞蛾等为贵格;如懒散囚弱、死硬粗恶。直长无脚或抛披散乱,尖利而成鬼劫为贱。远龙虽吉、入首凶,不可扦穴远龙虽凶入首吉犹可择。
龙出身
无星曜而低去此为贱龙出身。
龙开帐
串珠、印剑、日月为妙。
生木、生火、生土为妙。
龙过峡
阴峡、阳峡、高峡、低峡、长峡、短峡、阔峡、狭峡、曲峡、直峡、蜂腰峡、鹤膝峡、银锭峡、隐伏峡、真断峡、石梁峡、懒散峡、藕丝峡、蛛丝峡、马迹峡、养阴峡、联珠峡、崩洪峡。
马迹(高山之下)、螺蚌(溪河之畔)、节目(牵连瓜瓞)、交角(左右手)之字(水流曲屈)、也字(前案包裹)、川字(长者为上)十字(两边可扦)、断续(穴在田亩)十式。
横骑;有傍峡而结穴者,如顺侧骑、倒侧骑,均要穴情证佐,龙虎应案,明堂关口,俱要合法方可扦。
贵人、日、月、箱印、仓库、钟鼓、天孤、天角等墩阜、奇石、高峰,或带天池、灵泉、养阴。
龙脚
仙带。
生金、生水、生木至穴,由太祖或少祖顺生而下,吉
而土、而火、而木至穴,吉
克金、克木、克土至穴,凶绝
而木、而金、而火至穴,凶,出逆
连气、分气、开峰、弓脚、双爪、翻身、侧体、倒身
龙山九星作用
众禽畏鹰。不拘形之高低大小,惟取其与众不同。所谓形也,三吉也,必有融结焉。
龙山行度八式
穿 平过正出 一曰始出障 一曰穿心 一曰过峡
落 自高而下 一曰终入穴 一曰落脉 一曰落势
传 同星迭送 一曰星传送 一曰传星 一曰运行
变 五体变化 一曰行度变 一曰变体 一曰变星
兼 星体相兼
带 支脚所带
衬 夹从补附
贴 星穴粘贴
平支龙寻地要诀
眠倒星辰竖起看,平地圆直曲尖方之形,即高山金木水火土之体。平地星辰脚向后,顶向前。旁低中高一寸为山,旁高中低一寸为水。
平地之隐隆,即高山之起伏
平地之断续,即高山之过峡束咽
平地丘段之上下,即高山之顶脚
平地之厚阔,即高山之肩翼
平地之真龙,必有凸突为龙之根本,行度必有隐隆脉迹,左右必有微茫砂水,过峡必有银锭束气,生辰八字分水,锦被帐幕。过平旷,必有土脉连接,渡江河,必有石骨穿过。
结穴处必微起顶脉,微开钳口,微吐毡唇,必略有小明堂,必有两股阴砂,微茫界水依稀绕抱,必有虎龙朝案。均在乎缥缈之间
平地当开口,开口气方止。
水分为脉来,水夹为龙脊,水交为龙止,水绕水注,水朝为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