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占星术语:星历表
赤道坐标系的赤经与赤纬、黄道坐标系的黄经与黄纬等)用于高精度测量的星历表更会列出较亮恒星的地方,因计算之恒星以上万计,所编成的星历表亦相当厚。
月食、行星视运动资料、恒星时、月相,还有一些小行星在特定时间的地方。有些还会列出太阳系天体每月地方,其赤道坐标地方、黄经等。
行星、主要小行星或彗星的赤道座标,还有诸如与太阳角距、亮度、与地球距离、运行速度、视直径、相位与出没、上中天时刻等单纯与地方有关资讯等等,或者是火星、木星的中央经度、行星卫星的全年地方,土星更会包括环倾角等,给天文摄影的同好预测拍摄的有利时间。其他方面包括流星雨出没时间、变星亮度极大的预测时间等。
星历表—使用方式
轨道参数中的字母意味的意思
过近日点时刻:T
近日距:q
近日点角距:Peri.
升交点黄经:Node
轨道偏心率:e
轨道倾角:Incl.
星历表中各列的意思
RA,Dec分别是赤经(Right Accession)与赤纬(Declination),是天体在天球赤道坐标系里的两个坐标。赤经从春分点逆时针方向为正(一般用0到24小时),赤纬从赤道向北为正,向南为负(0到90度)。简洁地你可以认为天球赤道坐标系是与恒星之类的遥远天体相对不变的。星图与星表里常用赤道坐标来给出恒星或者星系的地方。
Delta(Δ)是彗星到地心的距离(以天文单位为单位)
r是彗星到日心的距离(以天文单位为单位)
Elong是从地球看,彗星相对太阳的张角(太阳——地球——彗星)
Phase是从彗星看,地球相对太阳的张角,也就是位相(太阳——彗星——地球)
m1是彗星的亮度(单位是星等)。(m2是彗核的亮度[1])
例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