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神星的命名规则及资料大全
新发现的柯伊伯带天体“齐娜”被归入新的一类“矮行星”。冥王星的伴星“卡戎”地位不变。其他围绕太阳运转的小行星、彗星与卫星被称为“太阳系小天体”。
该天体以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与墨提斯的女儿Pallas Athena(雅典娜的别称)来命名。希腊神话中有其他名叫Pallas的男性神祇,但早期小行星一般以女神来命名。
三:轨道数据
离心率:(e)0.231
半长轴:(a)2.773AU
近日点:(q)2.133AU
远日点:(Q)3.412AU
公转周期:(P)1686.333天(4.62 a)
平均公转速度:17.65km/s
轨道倾角:(i)34.841°
升交点黄经:(Ω)173.152°
近日点引数:(ω)310.448°
平均近点角:(M)92.795°
四:物理资料
直径:570×525×500千米
质量:2.2×1020千克
密度:2.8克/立方厘米
表面重力:0.18 米/秒
逃逸速度:0.32 千米/秒
自转周期:0.32555 天
光谱分类:B型小行星
绝对星等:4.13
反照率:0.159
表面平均温度:164K
五:星体特征
智神星是第三大的小行星,体积与灶神星相似(并不确定),但是质量较低是值得注意的。
若不计算外海王星天体,智神星是太阳系内仍未被直接观测(以望远镜或探测器)其表面的天体中最大的。它也有可能是太阳系内最大的不规则物体,即自身的重力不足以将天体聚成球形。(另一个候选天体是外海王星天体2003 EL61)。
智神星体积虽然甚大,但作为小行星带中间的天体,它的轨道却相当倾斜,而且偏心率较大。
近年从测光的结果表明,智神星的自转轴倾角接近60°(地球只有23.5°),这意味智神星上不同地区的日照长度有强烈的季节性。另一方面,天文学家仍未能就智神星的自转方向有一致的看法。
透过掩星及测光方式,使天文学家能间接推测智神星的形状。
此外,有研究指出智神星的光谱特征与一些碳质球粒陨石相似。
六:星体观测
智神星的观测史上有一些值得记载的里程碑:智神星的掩星曾经被观测过数次,而且在1983年5月29日的事件是小行星掩星中做得最佳的观测。有140位观测者进行了这次的观测,仔细的测量出掩蔽的时间,协助测量出精确的直径。在1979年5月29日的观测发现智神星可能有一颗直径约为1千米的卫星,但未能证实。
在1980年,斑点干涉仪的观测报告称有一颗直径175千米的大卫星,但后来否决了这颗卫星的存在。曾经以智神星的表面反射来自环绕火星运行的太空船的雷达讯号,呈现被火星运行影响的微小摄动来估计质量。
迄今还没有任何一架望远镜曾经观测到智神星盘面上的特征,也还没有太空船曾经探测过智神星。未来将进行的曙光计划如果能成功的探测谷神星与灶神星,之后或许会将任务延伸到智神星,但因为轨道的高倾角,会比探测其他的小行星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