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神秘文化与数字经济 中国神秘文化与数字艺术
你现在浏览的是一篇关于中国神秘文化与数字经济的精彩内容,本文拥有中国神秘文化与数字艺术和中国神秘文化与数字经济的精彩内容发布,喜欢的关注本站。

《中国神秘数字》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是指某些数字除了本身的计算意义外,兼有某种非数字的性质,它在哲学、宗教神话、巫术、诗歌、习俗等方面作为结构素反复出现,具有神秘或神圣的蕴涵。人类学家称其为神秘数字,又称魔法数字或模式数字。
神秘数字的发生根源在于前理性的某种原始的数观念。当数还附着于事物的具体表象,没有为人的理性所把握,就被赋予神秘意义,形成神秘数字观念。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就会产生顽强持久的传承力量,世代相沿,在文明进程中历久不衰,成为集体无意识中的一种生成性的原型数码语言,衍生出光怪陆离的文化现象。
【0——无极】
无极的含义
一、无边际,无穷尽《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荀子·修身》:“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
二、古代哲学范畴。指派生万物的本体。以其无味、无臭、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老子·第二十八章》:“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无极即道,是比太极更加原始更加终极的状态。无极,本来是老子用以指称道的终极性的概念。这是第一次出现无极的概念。全段意思是说:虽知道洁白却安守于昏黑,便能做天下的模式。能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性不相差失,性回复到不可穷尽的真道。所以无极的原义就是道,指道是不可穷尽的。以后道门人士,都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无极的概念,但在不同场合引伸的侧重点稍有不同。庄子在《逍遥游》中说“无极之外,复无极也。”意思是世界无边无际,无穷之外,还是无穷。无极便是无穷。汉代的河上公《老子章句》认为复归无极就是长生久视。依道门观念,与道相合,才能长生久视,因此将无极解释成道,或者解释成长生久视,是一致的。道是无限的。天地开辟之前,它已经存在了无限的时间,而且会永恒地存在下去,空间上它也是无限的,不局限於任何一个具体的区域。因此用无极的范畴称道。在宇宙演化的角度使用无极一词,常与太极对举,指比天地未辟、但却是天地直接起始的混沌更加古老、更加终极的阶段,这一阶段,就是道。因此,无极是太极的根源。修道者都追求与道合一,道门术语称与道合真,在具体机制上便是返回到元初的终极的状态,这就叫做复归无极。
【1——太极】
太极
太极,我国古代哲学上指宇宙的本原,为天地原始混沌之气。《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无极即道,是比太极更加原始更加终极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传·系辞上》。
一、《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二、 宋代理学家则认为“太极”即是“理”《朱子语类》卷七五:“太极只是一箇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耦,无所不有。” 清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
三、谓天宫,仙界。 三国魏阮籍 《咏怀》之七二:“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 晋葛洪《抱朴子·吴失》:“园囿拟上林,馆第僭太极。”《云笈七签》卷八:“太极有元景之王,司摄三天之神仙者也。”
理论概述
太极这一概念影响了儒学、道教等中华文化流派。 《易纬乾凿度》和《列子》谈到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极宇宙五阶段说法。宋儒周敦颐在《太极图说》开篇就说:“无极而太极。”这把《老子》中提到的无极一词注入了理学含义。也就把无极的概念与太极联系在一起。清代乾隆年间太医院汇编的《医宗金鉴》则采用了五阶段说法(聂文涛谈《周易》):“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理中气。乘气动静生阴阳,阴阳之分为天地。未有宇宙气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气。从形究气曰阴阳,即气观理曰太极。”
起源:
关于太极图起源的学说。太极图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数层组合图式,一类为阴阳鱼互纠图式。
关于数层组合太极图渊源,有多种说法:
(1)北宋周敦颐所作。北宋潘兴嗣:“(周)尤善谈名理,深于易学作太极图、易说、易通,数十篇。”(《濂溪先生墓志铭》)朱熹持此观点(《周子太极通书后序》)。
(2)传自陈抟。南宋朱震:“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颢、程颐。”(《宋史·朱震传》)陆九渊:“朱子发谓濂溪得太极图于穆伯长,伯长之传出于陈希夷,其必有考。”(《陆九渊集·与朱元晦书》)
(4)源自陈抟刻于华山石壁的无极图,经魏伯阳、钟离权、吕洞宾传给陈抟,陈刻之华山石壁,后来又通过种放、穆修传给周敦颐,周把它改造成了太极图。(《太极图辨》)陈抟刻华山石壁之事宋金元明无一人道及,此说可疑。
(5)源于《道藏·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清毛奇龄:“或云其图在隋唐之间,有道士作《真元品》者,先窃其图入《品》中,为太极先天之图,此即抟之窃之所自始,且称名有‘无极’二字,在唐玄宗序中。”(《太极图说遗议》)又说:“此在陈抟授图之前已行世者,是抟所为图,一本于《道藏·真元品》,一本于圭峰《禅源全集》,而总出于《参同契》,是真脏实据。”(《复冯山公论太极图说》)《真元品》即《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现代冯友兰、张岱年、侯外庐等许多学者赞成此说。近有人提出《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乃是周敦颐以后的著作,其后两品及后序也不是唐代作品,唐明皇御制序亦为伪造。(王卡《道藏提要》、李申《太极图渊源辨》)所据不一,尚有争议。
【2——两仪、阴阳】
两仪
两仪即天地。《吕氏春秋·大乐》:“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
两仪是阴气与阳气的合称,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种属性,阴阳相反相成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根源。
阴阳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早至春秋时代的易传以及老子的道德经都有提到阴阳。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堪舆,占卜等。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两者是种属关系。阴阳五行国学之本,看似简单,却知者甚少,知而能守其道者更是少之又少。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最早出自《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分阳仪和阴仪两种,表达阳仪和阴仪的图形有很多种。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为两仪。《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指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1、指天地
《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孔颖达 疏:“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金、木、水、火)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吕氏春秋·大乐》:“太一出~~,~~出阴阳。”《晋书·挚虞传》:“考步两仪,则天地无所隐其情;准正三辰,则悬象无所容其谬。”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当日三才始判,两仪初分;乾坤:清者为乾,浊者为坤,人在中间相混。” 金一《文学上之美术观》:“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生矣。”
2、借指君主的父母
《旧唐书·儒学传下·卢粲》:“又安乐公主承两仪之泽,履福禄之基,指 南山 以锡年,仰北辰而永庇。”
3、指阴阳、男女
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 蕊珠仙子也不很赞成女学,以为淆乱两仪,非天曹所喜。”
【3——三才】
三才
三才,即天、地、人。《周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通而成卦”。大意是构成天、地、人的都是两种相互对立的因素,而卦,是《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系列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而成,三个爻组成一个卦。“兼三才而两之”成卦,即这个意思。
《周易》最早最明确最系统最深刻地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伟大学说。这个学说早就深入中华民族之心,贯穿于中华民族的人伦日用之中牢固地培育了中华民族乐于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对天地与自然持有极其虔诚的敬爱之心。中华民族与天地和谐相处的高智慧,对于今后改进、调整、理顺、整合、协调人与天地即自然环境的平衡和谐发展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人心与人身的平衡和谐发展的关系(即使生态、世态、心态的三态都得到同步平衡和谐发展),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实现世界和平发展,对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明天,必将具有巨大的启迪。
【4——四象、四季】
四象
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源于中国古代的星宿信仰。古时人们将天上的星座分为二十八宿,由于不好记忆,便将其分为四部分,以一动物的形象代替,称为四象,也称四神、四灵。四象在春秋易传的天文阴阳学说中,是指四季天然气象。四象的概念在古代的日本和朝鲜极度受重视,这些国家常以四圣、四圣兽称之。
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萁;
北方七宿:斗、牛(牵牛)女(须女)虚、危、室(营室)壁(东壁);
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七宿:井(东井)鬼(舆鬼)柳、星(七星)张、翼、轸。
周易
四象的不同概念:
周易中的四象:太阳----少阴 ----少阳 ----太阴
<乾坤谱>中的四象:<乾坤谱>中有大四象和小四象。
大四象: 纯乾(纯阳)----变乾(变阳)----变坤(变阴)----纯坤(纯阴)
小四象: 太阳----少阴----少阳----太阴
四季
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在天文上季节的划分是以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确定的。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而且与其自转的平面有一个夹角。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因此就有了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在气候上,四个季节是以温度来区分的。在北半球,每年的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在南半球,各个季节的时间刚好与北半球相反。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时北半球是夏季。在各个季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季节的转换是逐渐的。
【5——五行】五行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的运行、变化)。我国古代思想家企图用这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中医用五行来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
五行学说最早在道家学说中出现。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物质组成学说,与西方的水、火、土气四元素学说类似,但随着近代化学的发展,这两种学说的物质构成理论都被否定。
五行
中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的记载,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他事物,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在战国晚期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模式,自发地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把握的思想就在这个时期,《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木生火: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
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
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黄金
金生水:因为金若被烈火燃烧,便溶为液体,液体属水;水要依靠铁器来开导疏通
水生木:因为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众胜寡,故水胜火也;因为火遇水便熄灭
精胜坚,故火胜金;因为烈火能溶解金属
刚胜柔,故金胜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
专胜散,故木胜土;因为树根苗的力量强大,能突破土的障碍
实胜虚,故土胜水也。因为土能防水
五行数理:金为七,木为八,水为六,火为九,土为五。
【6——六合】
六合
1、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2、相关的两个月份。《淮南子·时则训》:“~~: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
3、古代以年月日时十二地支,选择吉日良时,考虑月和日的“冲(不利)”或“合(有利)”,“合”指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称十二地支六合。
4、十二生肖属相,在判断人与人之间和谐程度上的六合为:即鼠与牛为合,虎与猪为合,兔与狗为合, 龙与鸡为合, 蛇与猴为合, 马与羊为合,为十二生肖六合。与六合相匹对应的是六冲:鼠与马相冲,牛与羊相冲,虎与猴相冲,兔与鸡相冲,龙与狗相冲,蛇与猪相冲。
5、武术应用有内三合和外三合之分。内三合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指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又有眼、心、意、气、功,力六个方面的配合。 还有以手、眼、身相合为外三合,精、气、神相合为内三合。
【7——七星】
七星
七星,名词。可用于表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八宿中的天罡。
北斗星,也可称为天罡。属于我国传统文化范畴。《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
七星,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鸟七宿的第四宿,有星七颗《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史记·天官书》:“七星颈,为员官,主急事。”
人体部位武术中指人体的头、手、肩、肘、胯、膝、足七个部位为七星。
【8——八卦、八方、八音、八风】
八卦
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gèn)代表山,巽(xùn)代表风,兑代表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在中医中,八卦指围绕掌心周围八个穴位的总称。
八卦源于中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成、相应日月的地球自转(阴阳)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最原始资料来源为西周的易经,内容有六十四卦,但没有图像。《易传》记录“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即阴阳,可在不同时候引申为天地、昼夜、男女等等。四象,即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在不同时候,可分别对应四方、四季、四象。青龙居东,春之气,少阳主之;朱雀居南,夏之气,太阳主之;白虎居西,秋之气,少阴主之;玄武居北,冬之气,太阴主之。四季养生也分别对应为:生、长、收、藏。八卦,即乾、坤、巽、兑、艮、震、离、坎。分别代表天地等诸意,下有详解。
及至宋朝,有学者认为四象演八卦(方位),八八生成六十四卦,此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亦有学者认为八卦应该出自周文王的乾坤学说,他认为先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万物,天即乾,地即坤,八卦其余六卦皆为其子女: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普通话读音:gèn)为少男;巽(普通话读音:xùn)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是为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八卦符号通常与太极图搭配出现,代表中国传统信仰(儒,道)的终极真理:“道”。
八卦的“卦”,是一个会意字,从圭从卜。圭,指土圭,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日影。卜, 测度之意。立八圭测日影,即从四正四隅上将观测到的日影加以总结和记录,这就形成八卦的图象。
八卦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爻, 多是记述日影变化的专门符号。爻有阴阳两类, 阳爻表示阳光, 阴爻表示月光.每卦又有三爻, 代表天地人三才。三才的天部, 包括整个天体运行和气象变化, 这些星象之学, 古称天文。地部指观测日影来计算年周期的方法, 用地之理了解生长化收藏的全过程。人部指把天文, 地理和人事结合, 以便按照这些规律进行生产和生活。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 最下一横叫初爻, 中一横叫二爻, 上一横叫三爻。
八卦代表八种基本物象:乾为天, 坤为地, 震为雷, 巽为风, 艮为山, 兑为泽, 坎为水, 离为火, 总称为经卦, 由八个经卦中的两个为一组的排列, 则构成六十四卦。
(一)八卦歌诀
先天八卦:“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后天八卦:“一数坎来二数坤,三震四巽是中分,五数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二)八卦代数
先天八卦: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后天八卦: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为中宫,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三)八卦方位
先天八卦: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
后天八卦:震东,兑西,离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巽东南
(四)八卦所属
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五)八卦生克
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六)八卦旺衰
乾、兑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
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离旺于夏,衰于四季;
坎旺于冬,衰于春.(四季是指每个季节的后一个月)
(七)八卦所对应的五行
金-乾、兑乾为天,兑为泽
木-震、巽震为雷,巽为风
土-坤、艮坤为地,艮为山
水-坎坎为水
火-离离为火
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
五行相克:水火金木土
(八)八卦分割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八卦
▅太阳▅▅少阴▅▅少阳▅▅太阴 四象
▅▅▅▅阳▅▅▅▅▅▅▅阴▅▅ 两仪
(九)八卦分阴阳
乾、坎、艮、震、四卦,属阳卦 其中 艮为少男 坎为中男 震为长(震、坎、艮中阴多阳少,表示阴从阳,故为阳卦 )
坤、兑、离、巽四卦,属阴卦 其中:兑为少女 离为中女 巽为长女(兑、离、巽中阳多阴少,表示阳从阴,故为阴卦 )
后天八卦九宫排列:
乾六、坎一、艮八;兑七、宫五、震三;坤二、离九、巽四。
八风:
八风,一说为八方之风,在《吕氏春秋》《淮南子》《说文解字》《左传·隐公五年》等中都有记载,另一说即为八种季候风,在《易纬通卦验》记载有:“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阊阖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也指针灸穴位名,位于足背五趾畸缝间,左右共八穴。八方,同样是佛教名词,外人对某人的八种态度。又叫“世八法”。指尘世间煽惑人心的八件事: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详见《释氏要览·澡静》。
一、八方之风:
《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 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
《淮南子·墬形训》作:炎风、条风、景风、巨风、凉风、(风翏)风、丽风、寒风。
《说文解字》则作:“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
《左传·隐公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陆德明释文:“八方之风,谓东方谷风,东南清明风,南方凯风,西南凉风。西方阊阖风,西北不周风,北方广莫风,东北融风。”
二、八种季候风:
《易纬通卦验》:“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阊阖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
八方:
八方:东、西、南、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方向
(1)四方和四隅。《逸周书·武寤》:“王赫奋烈,八方咸发。”《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是以六合之内,八方之外,浸浔衍溢。” 颜师古 注:“四方四维谓之八方也。”《云笈七签》卷一:“登丘陵而盼八方,览参辰而见日月。” 清 唐孙华 《有客》诗:“喧阗声利塲,八方聚才英。”
(2)泛指各方。如:四面八方。
八音: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五声和,八风平。”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古者八音谓之八风。襄公二十九年传:‘五声和,八风平。’谓八音克谐也。”参见“八音”。
“八音”详细解释:
(1)我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通常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质材所制。《书·舜典》:“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孔 传:“八音:金、石、丝、竹、匏(pao二声)、土、革、木。”《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郑玄 注:“金,钟鎛也石,磬也;土,埙也;革,鼓鼗也;丝,琴瑟也;木,柷敔也;匏,笙也;竹管箫也。”《宋书·谢灵运传论》:“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 宋 苏轼 《贺韩丞相启》:“付八音於 师旷 ,孰敢争能。”
(2)泛指音乐。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故 离朱 剖秋毫於百步而不能辩八音之雅俗。”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冶铸》:“虚其腹以振汤空灵,而八音起。”
(3)八风之音。《吕氏春秋·孝行》:“杂八音,养耳之道也。” 高诱 注:“八音,八卦之音。” 陈奇猷 校释:“八音,八风之音……阴阳家以八风分属八卦,故 高 谓八卦之音。”
乐器·八音
中国传统器乐吹打乐的一种。原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西周时已将当时的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钟、镈)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8类。
八音也指民间 器乐乐种。如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八音会,所用乐器有管子、唢呐、海笛、笙、梅笛、箫、堂鼓、小鼓、大镲、小镲、大锣、云锣等;广西壮族的隆林八音乐队,使用的乐器共有 8件,它们是:横箫(笛子)一对高胡、二胡各一把,小三弦一把,锣、鼓、钹各一副。南宁市邕宁壮族八音则主要由大唢呐、小唢呐、五孔笛、锣、鼓、钹、壮族乐鼓等组成。海南地区流行的海南八音源于潮州音乐,因使用8 类乐器而得名,即:弦(二胡、椰胡)琴(月琴、扬琴、三弦)笛(唢呐)管(长、短喉管)箫(横箫、直箫洞箫)锣、鼓、钹等;彝族八音所用乐器有二胡、环箫(无膜笛)各一对,以及牛角胡、五鍟(小锣)鼓、钹等;仡佬族八音又名八仙,所用乐器有二胡、横箫(笛)各一对和五鍟、锣、鼓、钹等。
九宫秋色
【9——九宫】
九宫,我国传统文化范畴。
一、汉代的“九宫算”图:汉代徐岳《术数记遗》:“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北周甄鸾注曰:“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我们准此,即可得到《九宫算图》(见下图)。
四 九 二
三 五 七
八 一 六
“九宫”之法用之多端。汉代时有“九宫占”、“九宫术”、“九宫算”、“九宫八风”、“太一下行九宫”、“太一坛”等,是于占、术、算、医、纬、建等方面的应用。
《易乾凿度》曰:“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于十五。则彖变之数若一,阳动而进,变七之九,象其气之息也;阳动而退,变八之六,象其气之消也。故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郑玄注曰:“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常行于八卦日辰之间。曰天一,或曰太一。出入所游,息于紫宫之内外。其星因以为名焉。故《星经》曰‘天一’、‘太一’。主气之神,行犹待也。四正四维,以八卦神所居,故亦名之曰宫。天一下行,犹天子出巡狩,省方岳之事。每卒则复。太一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宫。中央者北辰之所居,故因谓之九宫。天数大分,以阳出,以阴入。阳起于子,阴起于午,是以太一下九宫从坎宫始。坎中男,始以言无偏也。自此而从坤宫。坤。母也。又自此而从震宫。震,长男也。又自此而从巽宫。巽,长女也。所行者半矣。还息于中央之宫。既又自此而从乾宫。乾,父也。自此而从兑宫。兑,少女也。又自此从于艮宫。艮,少男也。又自此从于离宫。离,中女也。行则周矣。”所行即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序而为一周。一周之后还于中央,再行又从一始。后来,这样的“行”法被道家称之为“禹步”,据说到一定时候行者本身就会“隐形”。就是这样,“九宫”图与八卦结合起来,而有“九宫八卦图”的出台(见第一讲中之图)。术数《奇门遁甲》中的“八门”,就部署在这样的“九宫八卦图”上。
今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看《九宫算图》,那只不过是一简单的“数阵”(也称“幻方”)。因“九宫算”图纵、横、对角三数之和皆为十五,又《易》数九与六、八与七之和为十五,所以此图与《易》有所挂钩。
相传伏羲氏在得到天下后,从黄河中,跳出了一匹龙马,而其背上有一幅图上面画有八卦,而此龙马则将这幅图,献给了伏羲氏,所以河图,又称之为黄河之图。至於洛书,则传说是,大禹在治水时,从水中出现了一只神龟,而在其背上,驮著一部书,内有九个数,其也将此书献给了大禹。据说这河图与洛书,隐含治天下的道理,从而使这二位圣贤,明白如何治理天下。
到了宋代,有人将《河图》与《洛书》,与所谓的《九宫》关联在一起。例如刘牧在《易书钓隐》中曾提到:河图就是《九宫》,而洛书是一种,由十个数所排列出的“天地生成数图”。不过,在理学极盛的朱熹时代,人们又把河图与洛书的说法颠到过来,认为洛书是一到九排例成纵、横、斜,各方向数字和皆为十五的数字魔阵,而河图则是一到五相加而成的数列,这并且也被后世的人,说成是中国数学魔阵奥秘的起源。而在卜筮、术数或风水学方面,河图与洛书,也经常成为其引用理论来源,因而可说是中国“五术”(山、医、命、相、卜)的根源。
九宫是将天宫以井字划分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九个等份,在晚间从地上观天的七曜与星宿移动,可知方向及季节等资讯。 中国传统文化
九宫,中国传统文化范畴。九宫: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其中,乾、坎、艮、震属四阳宫,巽、离、坤、兑属四阴宫,加上中宫共为九宫。九宫在奇门遁甲中代表地,大地,为奇门遁甲之基,是不动的,奇门遁甲分为天、地、人、神四盘,四盘之中唯有地盘是不动,为坐山。汉代徐岳《术数记遗》“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北周甄鸾注曰:“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九宫”之法用之多端。汉代时有“九宫占”、“九宫术”、“九宫算”、“九宫八风”、“太一下行九宫”、“太一坛”等,是于占、术、算、医、纬、建等方面的应用。
【10——十天干、十方】
十天干
天干的含义,在《史记》、《汉书》中均有部分记载,大体含义是: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期,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五行大义》中说,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天干之名传说是得于古代天有十日,天干即十日之名,《广雅·释天》“甲乙为干。干者,日之神”。
天干及阴阳之分: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谓之天干,或谓十天干。其阴阳之分,以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天干及五行属性:
甲乙同属木,甲为阳木,属栋梁之木;乙为阴木,属花草之木。丙丁同属火丙为阳火,属于太阳之火;丁为阴火属灯烛之火。戊已同属土,戊为阳土,属城墙之土;己为阴土,属田园之土。庚辛同属金,庚为阳金,属于斧钺之金;辛为阴金,属于首饰之金。壬癸同属水,壬为阳水,属于江 河之水;癸为阴水属于雨露之水。
天干与方位及季节配属:
甲乙东方木,属春;丙丁南方火,属夏;戊己中央土,属长夏;庚辛西方金,属秋;壬癸北方水,属冬。
天干与人体的关系:
天干配属身体:甲为头,乙为肩,丙为额,丁为齿舌,戊己为鼻面,庚为筋,辛为胸,壬为胫,癸为足。
天干配属脏腑: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
天干化合:
甲与己合化土,乙与庚合化金,丙与辛合化水,丁与壬合化木,戊与癸合化火。天干的化合是由二十八宿位于天体上的位置来决定的,以甲与己合化土为例,当五行土气在天体上经过心、尾、角、轸四宿时,恰是甲己方位,故甲己天干就合化为土,而逢甲逢己亦便是属土的气象运行主事。
十大方向:
上天、下地(z轴空间维)东、西(x轴空间维)南、北(y轴空间维)生门、死位(虚时间维)过去、未来(实时间维),即五维空间中的10个方向。
十方
佛教谓东南西北及四维上下。《宋书·夷蛮传·呵罗单国》:“身光明照,如水中月,如日初出,眉间白豪,普照十方。” 南朝 陈 徐陵《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菩萨之化行於十方,仁寿之功沾於万国。” 唐 韩偓 《僧影》诗:“智灯已灭馀空烬,犹自光明照十方。”
中国神秘文化与数字 - 神秘空间 - 神秘空间中国神秘文化与数字 - 神秘空间 - 神秘空间【12——十二地支、十二时辰、十二星座、十二宫】
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也叫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中国古代拿它和天干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时的次序。旧式记时法也用地支表示次序,如子时、丑时等。
十二地支的解释: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尔雅·释天》中讲,“岁阴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月。同样十二地支的顺序也蕴含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子”就是“孽”,表示万物繁茂的意思;“丑”就是“纽”,是用绳子捆住的意思;“寅”就是“演”,指万物开始生长的意思;“卯”就是“茂”,指万物茂盛的意思;“辰”就是“震”,指万物震动生长的意思;“巳”就是“已”,指万物已成的意思;“午”就是“仵”,指万物已过极盛之时,又是阴阳相交的时候;“未”就是“味”,是万物已成有滋味;“申”就是“身”,是万物初具形体的意思;“酉”就是“鲍”,指万物十分成熟的意思;“戌”就是“灭”,指万物消灭归土;“亥”就是“核”,指万物成种子的意思。
十二时辰
十二时辰,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的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我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赵翼《陔余丛考》卷34)才基本定型定名。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古代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十二星座
十二星座即黄道十二宫,是占星学描述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道的十二个区域包括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虽然蛇夫座也被黄道经过,但不属占星学所使用的黄道十二宫之列,在占星学的黄道十二宫定义只是指在黄道带上十二个均分的区域,不同于天文学上的黄道星座。而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1928年规范星座边界后,黄道中共有13个星座。
由于岁差的关系,所以当前太阳经过的星座与现在占星学所用的黄道十二宫的日期已不一致。
十二宫
十二宫原为天文术语,用以标明太阳与月亮沿黄道运行,每年会合十二次的位置。相学家套用这一术语,指颜面的十二个部位,并把人生经历的主要内容及关涉命运的主要因素分成十二个项目,分别赋予十二个部位,以此来测断一个人的吉凶祸福,命运前途。十二宫分别是:命宫、财帛宫、兄弟宫、田宅宫男女宫、奴仆宫、妻妾宫、疾厄宫、迁移宫、官禄宫、福德宫、相貌宫。
【11——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又称“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中国正统二十四节气以河南为本。根据太阳的位置,在一年的时间中定出二十四个点,每一点叫一个节气。通常也指每一点所在的那一天。
二十四节气的详细解释:
1、犹节候。季节,气候。 汉王充 《论衡·寒温》:“寒温天地节气,非人所为明矣。” 南朝 宋 谢灵运 《燕歌行》:“孟冬初寒节气成,悲风入闺霜依庭。” 唐 张籍《喜王起侍郎放牒》诗:“东风节气近清明,车马争来满禁城。”《红楼梦》第九四回:“如今虽是十一月,因节气迟,还算十月。”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三章:“这时是阴历七月初二,虽然过了‘立秋’的节气已经十来天了,可是到晌午还是很热。”参见“ 二十四节气 ”。
2、气节。《宋书·自序传》:“﹝ 沉矫 ﹞以节气立名,仕为立武校尉、偏将军。” 明 方孝孺《戆窝记》:“士之可贵者在节气,不在才智。” 姜妙香 《追怀往事》:“(梅兰芳)是个明大义、讲节气的人。”参见“ 气节 ”。
立春: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鱼陟负冰)。
雨水: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候雁北),又五日草木萌动。
惊蛰:惊鸷之日桃始华,又五日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
春分:春分之日玄鸟至,又五日雷乃发声,又五日使电。
清明:榖雨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
谷雨:清明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鸣鸠拂奇羽,又五日戴胜降于桑。
立夏: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小满:小满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麦秋生)。
芒种:芒种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鵙始鸣,又五日反舌无声。
夏至: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又五日半夏生。
小暑: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蟀居辟,又五日鹰乃学习(鹰始挚)
大暑:大暑之日腐草为蠲,又五日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
立秋: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
处暑:处暑之日鹰乃祭鸟,又五日天地始肃,又五日禾乃登。
白露: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
秋分: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又五日蛰虫培户,又五日水始涸。
寒露:寒露之日鸿雁来宾,又五日雀入大水为蛤,又五日菊有黄华。
霜降: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五日草木黄落,又五日蛰虫咸俯。
立冬: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
小雪: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又五日闭塞而成冬。
大雪:大雪之日鹖旦不鸣,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
冬至: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
小寒:小寒之日雁北乡,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鸲。
大寒:大寒之日鸡使乳,又五日鹫鸟厉疾,又五日水泽腹坚。【60——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六十花甲子或甲子)
六十甲子,是中华民族最早、最大的发明创造。六十甲子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纪年为60年一个周期,纪月为5年一个周期,纪日为60天一个周期,纪时为5天一个周期。
天干地支与六十甲子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就象四个柱子一样撑起“时间”的大厦,所以称为四柱。古人制定天干地支的理论,应该有观察和实践基础,不是闭门造车弄出来的概念。比如中医针灸取穴,讲究子午流注,不同的日子和时辰,取穴是有规律的,和天干地支的规律符合。
六十甲子释义
1、以天干和地支按顺序相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组合,从"甲子"起,到"癸亥"止,满六十为一周,称为“六十甲子”。亦称“六十花甲子”。 又因起头是“甲”字的有六组,所以也叫“六甲”。
2、指人满六十岁。
3、道家信奉的六十个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作为称呼这些神的名字。
六十甲子表
01 甲子11 甲戌21 甲申31 甲午41 甲辰 51 甲寅
02 乙丑12 乙亥22 乙酉 32 乙未 42 乙巳52 乙卯
03 丙寅13 丙子23 丙戌 33 丙申 43 丙午 53 丙辰
04 丁卯 14 丁丑 24 丁亥 34 丁酉 44 丁未 54 丁巳
05 戊辰 15 戊寅 25 戊子 35 戊戌 45 戊申 55 戊午
06 己巳 16 己卯 26 己丑 36 己亥 46 己酉 56 己未
07 庚午 17 庚辰 27 庚寅 37 庚子 47 庚戌 57 庚申
08 辛未 18 辛巳 28 辛卯 38 辛丑 48 辛亥 58 辛酉
09 壬申 19 壬午 29 壬辰 39 壬寅 49 壬子 59 壬戌
10 癸酉 20 癸未 30 癸巳 40 癸卯 50 癸丑 60 癸亥【64——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
《周易》里的“六十四卦”,图像上是由两个八卦上下组合而成。按照一定的规律演化。在阴阳的变化中,阐述哲学思想。
八经卦:乾(天) 坤(地) 震(雷) 艮(山) 离(火) 、坎(水) 兑(泽) 巽(风)。
八经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乾卦 第一 坤卦 第二 屯卦 第三 蒙卦 第四 需卦 第五 讼卦 第六 师卦 第七比卦 第八 小畜卦 第九 履卦 第十 泰卦 第十一 否卦 第十二 同人卦 第十三
中国古代神秘数字产生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儒释道文化与巫术文化,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周边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汇成中国文化的丰富多样性,给予中国古代神秘数字以深刻影响,使它既具有神秘数字的一般性特征,也构成它的特殊性。中国传统文化
汉字的象形特点使神秘数字表象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它不仅在构型中直观形象地表现出神秘数字的蕴涵,也为神秘数字观念的传衍,起到潜在的注塑作用。它不同于西方的表音文字,成为中国古代神秘数字的又一特征。
中国神秘文化录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中国神秘文化录楔子
觉山寺传说作者:潇潇十一郎
在山西省境内有一座觉山寺,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古人曾有笔记赞曰:“山空月明时,岩际尝闻棋子剥啄声或笑语,至夜分不息。土人以为飞仙往来也。”觉山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现存是清光绪年间觉山寺第二代宗师龙诚和尚重修的,整座寺院精巧玲拢,占地面积8100平方米,各大小禅院有134间,并位于三条轴线之上,显得错落有序,寺塔经辽代大安六年(1090)重修后,虽经元、明两代多次地震,至今仍巍然屹立。塔高13层,平面呈八角形,密檐实心砖砌。塔内有八角形塔宝,中心有八角形塔心柱。底层可攀登,内有木雕卧佛一尊,四壁有壁画。塔座周围有砖雕歌舞伎,是辽代砖雕艺术的珍品。但最为称奇的是觉山寺的白塔、水井和山峰在同一个高度上,都是13丈,留下了“塔井山齐(奇)”觉山寺的美名。
觉山寺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不解的谜团,我就从孝文帝南巡开始给大家讲讲这座奇寺的故事吧。北……
有问题再找我求中国神秘文化系列TXT格式的
上中国周易网中国神秘文化与数字经济 中国神秘文化与数字艺术2
微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了,不光是微信,生活中许许多多的软件都要求我们设置头像,头像在这里就代表了个人,它也可能影响您的运势哦,那么如何选择头像呢?
1、拒绝凄凉的背景风光,如荒漠、雪山、孤霞、萧条的落叶等,这往往更加重内心的负能量。
2、图像不可用过于凶猛的动物,如狮子老虎、大雕、巨蟒、巨蜥、鳄鱼等,久了会招惹是非、官非、小人。
3、猫的头像最好不要用,猫是一种非常阴邪的动物,这里可能得罪了不少养猫的朋友,但事实却是如此,猫的视觉可以看见远红外线,能看见常人看不见的东西,容易招惹阴灵,降低人的运气,如健康、破财。
4、明星、名人、伟人不能用,尤其是已故的。微信头像是我们在网络中的面相代表,拥有一个好的面相才能容易吸引贵人相助,使用他人的照片无疑是给他人加持了能量,不利自己的运势加持。
5、小孩的头像不能用,很多妈妈非常爱自己的小孩,我想没有哪位父母不爱自己孩子,但在风水上这是不利的,用久了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暂不说风水,安全方面,孩子的照片每天这样曝光在朋友圈,不怕引起一些人的图谋不轨吗?
6、财神、神像不可乱用,这是对神仙的不敬,心存敬畏之心很好,不可越了界,非从事宗教人员用此作为头像需谨慎。
7、用半裸的半身照多为空虚寂寞之人,还有就是疯狂的微商,这是异性缘的败象阻碍我们的桃花运,来了也是烂桃花,无一例外,感情也都多不顺,多争吵。
8、我看见有不少人晒汽车合影、美酒合影的,这是也烂桃花的代表,感情争吵,易犯桃花劫。
9、不要用多人或者两人照做头像,微信头像是自己微信中的证件照头像,运气会按出现的人头数分走,自己的好运气自然就低了,有的人使用旅游的自拍照,但后面的背景有很多陌生人出现,也是不可以的,更会造成犯小人的情况。
10、自己生肖不合的动物头像不可用,"鼠马相冲、牛羊相冲、虎猴相冲、兔鸡相冲龙狗相冲、蛇猪相冲",与自己生肖相冲的动物做头像运势会打五折;生肖相害也不可用,"鼠羊相害、牛马相害、虎蛇相害、兔龙相害、猴猪相害、狗鸡相害";相邢克的生肖也不可以用,"龙和龙自刑、马和马自刑、鸡和鸡自刑、猪和猪自刑、牛羊狗相邢、猴蛇虎相形";生肖相破也不可以用,"鼠和鸡相破、牛和龙相破、虎和猪相破、马和兔相破、蛇和猴相破、羊和狗相破";除此之外自己属什么就不要用什么,比如自己属马请不要用马的头像,是犯太岁的一种自己的运势打折厉害。
11、自己姓氏带生肖的也不可用相冲相害的动物做头像,参考第9条;其中常见姓氏生肖举例:冯姓的生肖属午马,李姓属子鼠,刘姓属卯兔,杨姓属未羊,孙姓属子鼠,郑姓属酉鸡,袁姓属申猴,卢姓属寅虎,蔡姓属鸡等。
12、过去的旧照、黑白照,尤其是年轻时候的自己,可能大家认为那时候的自己很帅很漂亮,但在风水上对自己是不利的,很老的照片一般为黑白,逝人的照片一般也为黑白,不利自己的健康安全,其他人看着也容易产生恐惧的心理,不利人际正能量的加持。
13、脸没拍全的照,怪异表情的、低头的、回头的等皆不可用,其中低头的或看其他地方的最常见,微信头像是网络的第一印象,给人一个好的印象更容易获得别人对我们的一个运气加持,积极向上的面貌更吸引贵人。
微信头像推荐
1、吉利的、招财的、福寿的中华传统好寓意图片。
2、运动照、健身照、可以旺异性桃花运。
3、户外运动照、徒步登山等利事业运,领导运。
4、带有色彩的个人生活照或半身照,正面积极喜悦有正能量的,且背后有靠山的(如办公室、家、墙、画等)非常适合大众化。
没多久,她微信就换了个头像,还发了说说:唉,何必呢?换成笑脸的那张了,这意味着她还是开心的吗?
相恋了三年分手了,说明你们这三年还是有感情的。是什么原因导致她会向你提出分手呢?是你的过错使她对你失去了信心还是她变心了?你应该认真地分析一下原因。现在她微信换了一个笑脸的头像,感觉她心情不错,走出了分手的阴影。你现在还没有放弃她,看来你很爱她,那就从自身找找原因,只要你有诚意,她会回心转意的。中国神秘文化与数字经济 中国神秘文化与数字艺术3
龙虎峦头断诀一
巽高女有权,坤高不可言;
兑离均高耸,通库夺夫权;
白虎山头圆峰起,老公常受老婆拳;
堂厅俱大门楼小,阴人权大亦如前;
玉带水绕出顺儿,山山拱护主山奇;
龙降虎伏无相竟,两岸开睁不穿风;
左右比和鬼回挽,白虎如绵戏彩衣。
龙虎峦头断诀二
龙虎两平正,富贵天然定;龙虎似楼船,典质放生钱。
龙虎湾湾转,富贵应长远;龙虎似连珠,家门应有余。
龙虎两纯和,才子定登科;龙虎尖高起,子孙登甲第。
虎上起尖峰,养女似芙蓉;龙畔重重起,长男多富贵。
虎畔叠叠高,小位足英豪;龙虎两排衙,富贵播京华。
青龙揖白虎,家业登时富;龙畔叠圆峰,世代结钱龙。
龙畔牙刀出,身者绯袍笏;虎似衙刀形,为将统千兵。
虎山横似秤,富有千金剩;龙山揖坟前,富贵欲凌天。
白虎抱明堂,因妻致田庄;龙山绕虎身,下后可离贫。
龙虎峦头断诀三
青龙双官进田笔,五音皆遇吉;龙虎两分飞,父子各东西。
有龙无虎应,在外死亡定;有虎若无龙,长子受孤穷。
龙虎皆直去,儿孙抛父母;龙虎两尖射,世代徒流也。
龙长若虎短,子孙卖田庄;龙山虎山长,子孙卖田产。
龙畔山尖入,长子死亡忽;虎畔尖山来,新妇入泉台。
龙畔山尖出,家被人偷物;虎畔山尖出,年年招盗入。
龙虎两腰低,风吹受孤凄;虎低龙顿起,衣食人无比。
龙低虎独高,口舌闹嘈嘈;龙山尖射虎,刺面配边所。
白虎枕龙头,刺面配他州;龙外一三随,养女多是非。
虎外一山随,新妇被人迷;龙虎屈曲去,伸手捶门户。
龙虎尖射身,家内反受屯;青龙尖直出,便是卖田笔。
白虎直尖长,便是杀人枪;青龙抱小峰,内乱播淫风。
虎山抱小峰,无子抱男供;龙虎欺玄武,家中常受苦。
凶玄武
一.玄武前突压龙虎,败坏田园卖田土。
二.玄武后龙低又低,下落后人主孤凄。
三.玄武若是来反背,前后见人财皆退。
四.玄武坐山有弯锹,千活百计似水消。
五.玄武山落低又软,发迹必然要迟缓。
六.玄武山形如枪嘴,百祸重重起相随。
七.玄武陷落下深坑,子嗣全无绝人丁。
八.玄武细长如横笛,用心计较无进益。
九.玄武依附岸彷边,后人不守卖田园。
十.玄武形势如佩弓,后人难发应贫穷。
十一.玄武孤立无来 ,必也孤寡退田财。
十二.玄武虚细如棒杖,出人必然要游荡。
十三.玄武但见坐碎石,宅中失火又遭劫。
十四.玄武形似片纸软,人丁零落贫贱传。
十五.玄武形势如覆釜,败害卖尽田共土。
十六.玄武形势如覆钟,儿孙忤逆各西东。
吉朱雀与凶朱雀
建筑风水外局朱雀方有此形相,称吉。
一.朱雀耸立俊秀峰,代代发贵出三公。
二.朱雀形势弯刀样,佩银带着罗衫相。
三.朱雀直入云霄中,金榜题名庆高中。
四.朱雀饱满如圆月,人人传颂家富贵。
五.朱雀形似连珠意,家门欢庆庆有余。
六.朱雀圆润如瓜瓠,细数财帛来无数。
七.朱雀清傲似帘高,世世代代出英豪。
八.朱雀稳重如覆钟,荣华到宅事事通。
九.朱雀细弯似生龙,此宅必定出三公。
十.朱雀形势如覆釜,千仓万米齐入库。
十一.朱雀并列一层层,百口兴旺人丁盛。
十二.朱雀双鱼来相向,得势佩印为卿相。
十三.朱雀若能起双峰,辅佐君王出三公。
十四.朱雀阔展似张旗,身居武职镇边夷。
十五.朱雀形如天马起,子孙贤良登甲第。
十六.朱雀游鱼一般样,佩印富贵八皇相。
十七.朱雀高耸如楼台,可断富贵自天来
十八.朱雀稳当如柜库,金银财宝积无数。
十九.朱雀有水当面朝,宅安富贵出官僚。
外局朱雀方有此形相,为凶。
一.朱雀丑陋并生石,再有欹斜主死刑。
二.朱雀斜如横刀入,百祸临门难发富。
三.朱雀前突如出嘴,口舌频频一回回。
四.朱雀一横直长样,凶来必定损妻房。
五.朱雀长卧似人眠,瘵疾世代来相连。
六.朱雀形势似倒瓜,肿病忧患生其家。
七.朱确若然生黄石,世代烧宅难留足。
八.朱雀石崖险又高,瘟火难避定须遭。
九.朱雀若是排符向,此宅瘟病无人葬。
十.朱雀圆峰细又小,须防产难妇人夭。
十一.朱雀顾盼抱山头,宅居淫欲不知羞。
十二.朱雀样如一草鞋,黄肿瘟死没人理。
十三.朱雀案山高过脑,代代寡妇岂能了。
吉白虎与凶白虎
外局白虎方有此形相,称吉。
一.白虎内抱如弯弓,世世代代出三公。
二.白虎笔峰在右前,必出美女似红莲。
三.白虎形如金斧覆,可保钱财积聚富。
四.白虎状如眠弓朝,广结善缘器物招。
五.白虎昂首微起头,富足骑马管庄所。
六.白虎形如一横秤,活计不虑年年进。
七.白虎弯弯带生气,端看年年进田契。
八.白虎牛角曲来朝,家门进契不计早。
九.白虎姿态如照掌,门声良好家旺长。
十.白虎有山重重迭,家无余殃富不歇。
十一.白虎有如横尖入,田笔也进可发富。
十二.白虎形似乱石多,也可唤作蜂蜜窝。
外局白虎方有此形相,为凶。
一.白虎山上若开口,难防百端凶祸有。
二.白虎山上若露骨,苦心积虑也化无。
三.白虎粗蛮体庞大,子孙丑貌渐渐败。
四.白虎虎脚遭横破,女子产难防瘟火。
五.白虎山忌摆虎尾,退尽田产年年悔。
六.白虎长长如刀尖,子孙投军佐贼嫌。
七.白虎高压迭迭落,家中不平难避祸。
八.白虎横卧侧如扇,朋友反背祸常招。
九.白虎长短似蚕样,家中孤寡离难量。
十.白虎如手来反背,必犯奸淫家业退。
十一.白虎中腰有跌凹,但看夫妇两相抛。
吉青龙与凶青龙
外局青龙方有此形相,称吉。
一.青龙有如郁竹藏,家足富贵米满仓。
二.青龙昂首如起头,子子孙孙旺田牛。
三.青龙绵延如串螺,家足富贵丰田禾。
四.青龙头起如聚库,儿孙代代可发富。
五.青龙样如晒衣袍,子孙代代官职高。
六.青龙直耸如笔峰,应试及第振家风。
七.青龙稳重如柜库,家产财宝多无数。
八.青龙有山重重迭,可保横财年年接。
九.青龙圆润如瓜瓠,米谷钱财多无数。
十.青龙形如金斧覆,此等断作是厨库。
十一.青龙流船一般样,唤作盐山贩盐匠。
十二.青龙圆圆形势好,便唤玉盆可聚宝。
十三.青龙长圆如卧蚕,可断熟丝绵延长。
十四.青龙横如秤竿样,便断教鞭藤杖相。
十五.青龙抬头高高起,家族富贵耀乡里。
十六.青龙若有白石生,虽积钱财眼不睁。
外局青龙方有此形相,为凶。
一.青龙有山直直去,离乡背井心戚戚。
二.青龙不整有崩破,宅防男女招横祸。
三.青龙尖直如枪刺,出人必做军贼事。
四.青龙有陷如跌凹,长子意外死相抛。
五.青龙低落直下坑,后代子孙无人灯。
六.青龙横卧如人倒,长病缠身未曾好。
七.青龙双山来互并,女人失节养汉定。
八.青龙抬头高压逼,长房受压绝子息。
吉明堂与凶明堂
外明堂有此形相,称吉。
一.明堂方稳如柜库,主人代代出豪富。
二.明堂清澈如圆月,富贵长久无休歇。
三.明堂水不外流出,田产牛羊常富足。
四.明堂形如掌心样,家富金银可斗量。
五.明堂开阔又宽敞,纵处商场心能安。
六.明堂若有高岗起,家业富足田庄齐。
七.明堂形局有凸峰,发达顺意在其中。
八.明堂前聚锁龙,光宗耀祖富贵随。
九.明堂生动如蛇走,可保田契年年有。
十.明堂勾水局到芦,出人文武通今古。
十一.明堂耸秀水东流,出人文笔振皇州。
十二.明堂若有四水归,待看子孙着衣绯。
外明堂有此形相,为凶。
一.明堂圆圆似镜样,内人不正主不像。
二.明堂前水直射害,出人少亡祸端来。
三.明堂若然突出头,主人必然退田牛。
四.明堂坑洞如米筛,儿孙贫穷头难抬。
五.明堂若是有崩破,折损牲畜生灾祸。
六.明堂朝宅开口阔,钱财散去多失脱。
七.明堂一边有残缺,贵人助力要分别。
八.明堂乱石来堆积,曝睛病眼患不息。
九.明堂若有水反弓,难防家破下后凶。
十.明堂卷帘朝前去,退尽家产和田地。
十一.明堂犹惧水斜直,心不顺遂人无食。
十二.明堂若有八字水,父子东西去难随。
十三.明堂直水逆流去,恐遭官事重重至。
十四.明堂去看风水外流长,家业败退主离乡。
十五.明堂不正斜反射,新妇不守贪花色。
十六.明堂形似直条长,心狠杀人不用刀。
十七.明堂直直去不回,家业一败散如灰。
十八.明堂漏风广阔野,败散田产牛羊缺。
十九.明堂半凸半凹样,人口衰亡子业散。
二十.明堂面前有逼促,宅中人夭寿不禄。
二一.明堂内暗水如泣,恐应主人有宿疾。
二二.明堂幽深深似井,先贫渐败后灭定。
地理峦头精语录坛
峦头是看地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功夫。清初,玄空明师蒋大鸿说:"峦头不佳,理气不合,天星亦无用。峦头,本也;理气,末也;天星,末之又末也。"《山洋指迷》说:" 学者必待峦头精熟,地之真假大小,穴之吞吐浮沉,卓然有见于胸,然后讲求理气,以明乘气立向、控制消纳、征验岁运之用。"《地理峦头精语录》特地搜集百多本峦头书籍;汰其糟粕,撷其精华,汇纂而成,是研习峦头功夫的最佳读本。
1、地理书有三种:
一种是地仙做者,一种是文儒做者,一种是俗巫做者。
俗巫之书:鄙俚浅陋,内多祸福之句———此人一见而知其庸下。地仙之书:从阅历得,自有实见,心有其悟,了明山川之真情性,结作之真关窍。———其语句皆真知灼见中流出,写山水难写之情性,描峦头难描之形态者。此未免文辞深奥而难解,义理高妙而不近情,读之难得其味,极令人生厌,若发愤去读,数页之后,呵欠频频来矣!文儒之书:从想当然得,想得天地大理如此———龙必中抽,穴必包藏,土必五色,砂必环抱,水必弯弓,朝对必是端庄,如此者为真龙、真穴。于是明窗下伸手疾书,其理条贯,其言明畅,句句合读者之心,且无难解之辞,深晦之义,令人读之不肯手去,顾妙则妙矣!但用此入山步龙,寻龙点穴,则山川如此,与彼议论毫不相像,一无可用。请去读无味易厌之书,然后始得真见地,真眼目。
2、地分八等:
①自足:自足之地,山水聚穴,衣食无缺。
②有余:有余之地,山迎水朝,财物丰饶。
③县令之地:格龙穴贵,百里为治。
④知通之地,格正局真,五马行春。
⑤提转之地,势状局雄,威行部封。
⑥侍从之地,势昭斩昂,位近清光。
⑦宰辅之地,局大势高,位冠百僚。
⑧三公之地,格局全美,阴阳燮理。
3、“三合派”以申子辰、坤壬乙山属水,以亥卯未,干甲丁属木,寅午戌,艮丙辛属火,巳酉丑,巽庚癸属金。且以龙脉入首时左旋属阳,右旋属阴。
4、凡美地,必起近穴少祖山,而少祖山必然奇异特达,秀丽光彩,或开大帐,或起华盖,宝盖,或作三台,玉枕,御屏诸般贵格。若此少祖山欹斜不正,孤露峻增,瘦削破碎,臃肿贫恶,种种凶恶之形,不成星体,则无融结,纵有穴场,堂局诸般可爱,亦不吉。不论后龙长短,只要入局忽起少祖高大尊严,挺秀冠乎群山,以作主星。自此山下,一节或二、三节,即结穴,而穴场正坐此星贴近,枕靠有力者其力量大,发福速。
5、看地之法,妙于观龙,观龙之术,切于审峡。凡观地先辨龙,富贵贫贱在龙上。十年寻龙廿年穴,识耀还须四十年。大干龙必结顺局,左右砂水齐到齐收。大枝龙其结局必系大逆。枝中干龙必结横局,枝中枝结顺、逆或横局,自收小小界水。枝结、砂结贵贱不同。枝结能发贵,砂结纵好只能发富而已,不能发贵。
6、行龙要有水土星相间,无水星不生,无土星不成。
7、大会之地:众山止,诸水朝,水口关局,山山起顶,北辰帝星锁禁城门。中会之地:两水三山,狮象捍门,龟蛇锁洞,三五重。小会之地:有枝脚落河交牙,水口不过一两重。
8、龙身中间,起得一座土屏,则力量博大,决结封拜大地。若无土屏,承载大福不起,决不能结大地。不识水,则不能辨地之有无,不识土则不能辨地之大小。水土者,龙家之命脉也。
9、水口四凶关锁,并无枝脚落河,此是大关局,有枝脚落河交牙此是小关局。龙无意于水而水自来朝之者大局也,龙有意于水,而后收得水者,小局也。水者财禄也,譬之人然。其人念念在财禄,其品位决不高,爵位决不大,试观圣贤,豪杰、公侯、将相,其人营营逐逐乎?水口四凶屹立,并无枝脚落河,此意在收局,而无意收水,气概大方,故内系大地。枝脚落河则意在收水,局小锁,故仅为小结也。
10、凡结穴处,贵其星嫩微光彩细巧,忌其粗蛮丑恶。
11、三畏: ①到头硬直。作穴处要平正,忌硬直。 ②穴前倾泻。 ③顺砂过堂。水流出去的地方,有高山,高垅,一级高一级,是为“下砂”名进神。若水来的地方有此种地形,不论长短是为“顺砂”名为退神。顺砂若窜过堂前,尤为至毒,不可用。好的地局是“天门开,地户闭”。
12、富贵大地必结于群山轴辏之间,断不在近水平田,旷野平畴之外。
13、凡穴处,动而且平,则其穴为真矣。动:窝中略有隆起处,硬突处,略有平坦处,为动。“隆”“坦”只在二三寸多至四五寸之间,远看似有,近看似无。心目之巧,详察而得之。不拘何星,穴晕之下必有一片肉地,不颇不倾,可坐可卧,和平正中。
14、有逆砂收水,则叫好明堂,砂顺,水顺是不好明堂。
15、穴地不逆则不结,逆则山回水转,阴阳交而穴始成。龙逆为上,星逆脉逆,砂逆次之。龙逆:是大势回顾,大曲大转。星逆,来势勇,不能遽回。腰落一峰,横来逆水。脉逆,龙星俱顺,脉与来势稍逆,如直来横受,横来直受也。砂逆:如左来右转,右来左转。叶九升:山与水必相逆而后融结。
16、结穴求三静一动,龙虎静、案静、水静、穴宜动。
17、阴阳不分总不结地。
18、穴法之要“特”之一字。形虽变化无穷,穴者不出窝钳乳突。
19、一年学得寻龙,十年学不得点穴,望势寻龙易,登山点穴难。
20、凡星辰之结正面取中,仄面取角,横落就势,闪落倚脉,平面葬顶,突面粘唇,钩取回逆之势,曲取短巧之颈。脉大扁阔者,病于气散,当扣其弦,脉大勇雄者,病于气急,当闪其杀,脉太袅长者,病于气缓,当凑其急,脉太短缩者,病于气微,当乘其盛,脉太乱杂者,病于无踪,当择其特,脉太懒坦者,病于无收,当夺其总。上下俱尖者非脉,上下齐阔者无气。
21、认太极穴场既定,必须详审圆晕,在隐微之间叫“太极”,晕上要分水,晕下要合水(水乃是稍低处,平时看不到水流)水之合处叫小明堂(容人侧卧便可)穴必有圆晕则生气内聚,故为真穴,无此则穴不真。
22、结穴之星:⑴尊特 ⑵秀嫩 ⑶肥厚 ⑷端巧 不结穴之星:⑴破脑 ⑵侧(仄)顶 ⑶崩面 ⑷缩头 ⑸凸胸 ⑹腹胀 ⑺尖嘴 ⑻突肚 ⑼披发 ⑽漏腮 ⑾肿脚 ⑿散指 ⒀擎拳 ⒁伸足 ⒂排胁 ⒃光背 ⒄长颈 ⒅粗颈 ⒆拖肠 ⒇溅溺
23、凡真龙所结的穴,必有证佐之物,证佐明白,穴才是真。
⑴朝山证穴:以近案有情为主,朝案以拱揖拜伏为佳。高不可过眉,低应心。外锁千里,不如眠弓一案。
⑵明堂证穴:要识地的真假,须从小明堂看起。有了小明堂,穴才不会倾泻,生气才能融聚不散。
⑶水势证穴:凡有真龙与正穴,必有潮原水合聚。
⑷乐山证穴:乐在此,断穴此住。凡横龙结穴必要枕乐,无乐则不真。
⑸鬼星证穴:鬼在此生,穴在此处。
⑹龙虎证穴:观龙虎住处,定穴之虚实。
⑺缠护证穴:护于此,拱穴于此,立缠于此,绕穴于此。
⑻唇毡证穴:凡真龙结穴,必有余气吐露而为毡唇,故毡在此铺,穴在此住,唇在此吐,穴于此扦,天造地设自然之应,无此即不是真结。横龙之穴尤须认此不可忽也。凡穴下铺毡,宜平坦圆正。
⑼天心十道证穴:前后左右四应山,穴得后有盖山,前有照山,左右有夹耳之山。以此证穴,不可有一位空缺,凡真龙必有之。 ⑽分合证穴:大凡看地点穴,先看大八字下有小八字,两边有虾须水送气脉下来,交到三叉尽处,必开口,若上面有分,下面有合,阴阳交度为真穴。分合证穴,最为的切,不可不察。
24、葬点,须上顶分水,下对合水,中坐晕心方为真的。
25、奇形怪穴,奇形怪穴乃天地秘机,龙有十分奇,穴有十分怪。凡大地多是怪穴。拿怪穴有一个诀窍——从脉来拿,论脉,要脉不模糊。有怪穴,无怪脉。有脉无形虽怪而实真,有形无脉虽巧而亦假。
26、形穴不可专泥龙虎、真乳。蜈蚣、蜘蛛、蝴蝶只有一穴在口中。
27、辨土色:土欲细而坚,润而不泽,备具五色为吉。干如聚粟,湿如刲肉,水泉砂砾,皆为凶。
28、土、石、沙三者,气到都能成穴。石穴最清贵有力,凡石穴要细腻可凿,似石非石脆嫩。不受锄凿则不可葬。
29、地理以形为主,形若不吉,不必论土,形吉而土不美亦不害其为富贵也。
30、穴之浅深,土色可定。土色变化不一,惟求明亮,光润、坚细为的。
31、看雌雄:雌雄者,言其配合也。孤阴不生,独阳不成,天下之物莫不要相配对。山属阴水属阳,故山水相对有雌雄。其地融结,则雌雄必合,龙穴砂水,左右,主客必相登对。若单雄,不相登对,必非真造化也。雌雄相喜,天地交通。
32、凡山势不停,左右龙虎不回头,水势急峻不环,前无朝山拜伏迎接,山水未能团聚,决无融结。
33、六府星:生在大山上面的小山,或一个,或二、三个。龙身上有六府星出现,必结大地。
34、官星:案外拖出的山为官星。要知结穴虚实,但看前官后鬼。官、鬼星可证穴。
35、近身之砂要高穴一、二丈,三、四丈方能卫区有力。若低穴一尺,穴即露风。砂低一病,砂远一病。
36、砂法三神:上砂有二:有随龙顺水盖来之上砂,有随穴转面逆水之上砂。随龙顺水之砂,即收气之砂,凡龙穴之力量大小贵贱,俱于此砂上辨,若见上砂盖来得多,便知其为大龙,而桡棹护从多。单薄,则龙寡护从,系小龙矣。若顺砂盖得过穴作案山,则穴气深厚,短缩不来,则见客山客水,本穴抛头露面,而气浅薄矣。语曰“有地无地看下臂”,人皆知重下砂,然,上砂拦水、障风、盖送之力尤重。每见大地多上砂作案以其气盛力大也。上砂盖送得多,其地始大,下砂兜收得密,其地方久。下砂有二:有收水之下砂,有收气之下砂。收水之下砂,一水砂也,收气之下砂则左旋之龙必有右旋之砂应之,右旋之龙必有左旋之砂应之。
37、青龙宜起库而蜿蜒,白虎宜俯伏而驯服。
38、凡登穴见者,火叫文笔,木叫贵人,土叫御屏,水叫锦帐,金叫钟鼓,双顶叫天马。
39、罗星:罗星,罗城口外,水口截气之山。罗星在罗城口外或在罗城口间,若在罗城口内则不是罗星,在罗城口外者,外面又有关山,又为假罗星,罗星大都是巨石,沙洲,土墩,小山之高起者,亦叫禽星。凡水口中有罗星,关内亦有真龙佳结。一个罗星抵万山。
40、地理公认的吉水是:来者要屈曲,横者要达抱,去者要盘桓,汇聚要囊江,融储、澄凝,登穴见之不直冲,不斜撇,不峻急,不湍激,不反跳反弓,不倾泻陡跌,不直来直去,不割不穿,要有情顾穴,环绕缠抱,恋恋不舍。
41、天理宜顺,地理宜逆。龙穴砂水件件喜逆。龙逆则力厚,砂逆则力劲,水逆则潮注,穴逆则形真。
42、心思目力是察地之切要,要心静如镜,冷静精凝如雪,方能勘察精微。
43、真正的贵龙行龙,必定左右都有护龙随行,而且左右旗鼓相当。
44、山峻石粗流水急,岂有真龙。
45、凡是天地间的真正吉穴皆秘而不宣,大地要留吉给予有福之人。
46、山本静,势求动处,水本动,妙在静中。
47、阳宅取其形,阴宅取其气。
48、山谷以藏风为贵,只要穴场藏聚,乘得生气,发达极快,何必拘其有水无水。
49、经曰:水缠便是山缠,水缠之力比山缠之力尤大。
50、进局进神水 理气派认为:丙向午水,丁向午水,申向坤水,坤向申水,庚向申水,亥向亥水,壬向子水,子向子水,癸向亥水,辰向甲水,寅向丙水,甲向卯水,乙向甲水,为进神水。
51、蒋大鸿说:如果是龙真穴的之大地,即使理气不合,亦发。
52、诀曰:午山丙水水龙精,下着救人贫。丙山午水特来朝,财货忽然盈。离(午山)丙来山丁水清,富贵连相亲。壬山子水水之神,五鬼运财盈。 坎(子山)山坎水旺潮入,石崇富可必。壬子二山癸水真,骤富非逡巡。
53、四真:龙真,真穴,真砂,真水。穴顶(不是山顶)一线之脉,如丝如带,若隐若现,滴入穴内,此真龙也。有毡有唇,如覆如仰,生气融结,此真穴也。蝉翼牛角砂叫真砂。虾须水蟹眼水金鱼水是真水。
54、平洋在于得水,高山贵乎藏风。
55、凡山有案便吉,若得本身龙虎过案,其福力更重。外锁千重,不如近身一案。
56、龙虎所忌:第一忌顺水,水倒左面龙短虎长,水倒右而虎短龙长,均为顺关不吉。
57、穴以有案为妙,案又以生官为真。案外拖出的山为官星。
58、得水为上之水不单是流动之水,最紧要是穴场两腮元辰水,必须合在前,荫注穴场。
59、罗盘:人盘拨砂,天盘消水,地盘立向。
60、五百年之中或者才有一人能真正精通明堂穴法的。
61、凡是有窝、钳乳突四种穴形的,就自然会有蟹眼、金鱼、虾须三种绕穴的干流水。
62、余气如果不行走数十里之远,必定不是王侯之地。
63、凡是山的形势崩败伤损,它的气就散绝叫做死,形势虽然具备,但生气不能舒通,叫做枯。死去的不能够复生,枯萎的则还有滋润的时候。
64、山以有水相配应作为山的正面。
65、水一定是从高到低,从分到合,从小到大,从近到远。
66、气是水之母,有气才有水,观察水的深浅可推测气的盛衰。
67、在山谷中作穴,首先要穴山本身体态秀嫩,四周罗城紧密,近身一层的包裹全部都要秀润。
68、水口常在离穴十里之外,大的水口在二三百里之外。
69、地理之所以重视逆,是因为逆转就会相交。龙得水就具备逆势,穴得水就有逆砂,龙将要入首,逆转收水,才成为真龙。穴将要融结,下砂逆水,才成为真穴。
70、波宽浪阔,这是水的富格,弯环曲折,这是水的贵格,直来直去,这是水的贱格。
71、地理学重在一个理字。
72、仰为阳,复为阴。有窝为阳,有脊为阴。
73、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孝终命。
74、刑冲克害,以地支为重,天干较轻。
75、大凡结地,主山必成星体。直硬峻急者为煞,本无融结。
76、圆唇合称为合之真。圆唇之内要平如掌心而可坐匝水。论合,当以圆唇之合为主,次及砂之合,水之合也。
77、真龙曲折,真穴窝藏。
78、为人子者,医药地理之书不可不知也。医者养其身,地理者善其终。
79、乾坤艮巽叫四维,又叫四神,如果其方有山高耸,主贵,缺一方即减福力。寅申巳亥为四势,皆有峰峦齐起名四势高,大吉。艮震(卯)坎(子)为三男,有峰主旺人。巽离(午)为三女,峰秀出女贵。
80、凡穴不拘窝钳乳突,其下必有唇,唇下仍有毡。唇以圆兜为正。
81、龙好,博换屈曲,穴好,凶砂藏缩,砂好,朝应官禄,水好,澄凝合局。
82、龙合法度而特来名曰真龙,穴成星情而特见名曰真穴,砂之四面特朝拱名曰真砂,水到穴前寂不动名曰真水。
83、窟中突是珠,窟中窟是虚。突冲窟是聚,突中突是硬。
84、案山,高应齐眉,低不过心。
85、朝迎、待、卫、四砂关系最大最重要,龙穴之真假于此对证,富贵贫贱于此分别。
86、发吉、发凶,关键在于龙穴的真伪。
87、有小水顺出,大水逆潮者,此水好救贫。有毡下只田一蚯,余外田勘层层高起者,此水快发财。有堂中只塘一只,清茔泼澈者,此水汇注发财。
88、穴上无分水,界水淋墓头、极凶。
89、天下地理,欲向动中求静,静中求动。
90、成龙之山必踊跃翔舞,结地之水必湾环悠洋,一动一静,互相循环。
91、作穴处要平正,忌硬直。
92、凶地:神前佛后——天魔地下有粉砂之土——天魂地下有大石——天狗地在乱冢中——鬼市地
93、有盖帐,羽翼者为龙,无则为砂。帐大而羽翼多占地步广者,为干龙,帐小而羽翼少,占地步小者,为枝龙。大帐前垂,两角包裹重重,小帐在内力最大。
94、行龙跌断多者,前途结作必真。惟跌断而不开面,中间无微高脊脉,此去定无融结。
95、神仙地理无多诀,未用寻龙先看峡。峡有迎送,有关锁砂,方为好峡。
96、九曲水是第一朝,财官双美笔难描。
97、龙以磊落起伏,逶迤奔走为美,软弱瘦削,丑恶为凶。
98、结穴之龙,必有少祖山作主星,少祖一、二、三节内穴星成,福力实不轻。穴场正坐少祖,贴近,枕靠有力者,其地力量大,发福速。
99、气:无形者也,属阳。脉:有形者也,属阴。阳清阴浊,故气微而脉着。气不自成,必依脉而立,脉不自为必因气而成。有有脉无气者,未有无脉而有气者。气乘风散,脉遇水止。无脉无气者,水害之也。有脉无气者,风乘之也。善观气脉者,以有形察无形。四水交流则有气脉,八风不动则有气。
100、凡观龙美恶,及诸般龙格,只于入首二、三节,四五节内,以至少祖山为紧切。审龙之要必于入首近穴数节内为紧。凡观龙及诸贵格,在少祖山以下审之,合吉则吉。
101、寻龙见无过峡剥变,决不融结造化,不必追寻矣!相地之法妙于观龙,观龙之术切于审峡。未有龙真而无美峡,未有峡美而不结吉地。 9 峡者,龙之真情发现处也。
102、审峡之诀,为地理学关键,寻龙捷径。
103、有一龙作五六穴者,有一龙作数十穴者。
104、贵龙全在护从多。
105、一祖之下必有数龙。
106、造葬坐穴(金井位)埋于地中,收地中灵气为实。向(墓碑)朝向于天,纳乘穴外先天灵气。
107、赦文起:丙庚丁辛方有山如屏,为赦文峰。丙丁二方若有水来朝为赦文水。赦文峰或赦文水,主家无凶祸,犯罪即赦,永无凶祸。
108、辨龙真伪要诀,只入首近穴数节内察之。入穴数节合格者,决为真。
109、观形貌者得其伪,观情性者得其真。
110、在后叫送、托、乐;在前叫朝、案、应、对;达抱过前叫缠,奔走相揖叫迎,列于左右叫侍卫、来辅。
111、小龙须尽处求穴,大龙则不然,大富大贵之地,必不在大穷大尽处。
112、穴后落脉要中出,中出方为吉,左出为轻,右出更轻。
113、枝龙结穴多在尽处,且多在得水处结穴。
114、无土不生,无水不成,龙无水星不成变化,龙无土星不成上格。
115、金、木、火三星属阳,水土二星属阴,阳龙行度要阴龙变化,阴龙行度要阳龙变化,阳龙不变阴不成龙,阴龙不变阳不结穴。此乃万古不易之法也。
116、凡山峦动之处,其性皆水。龙若无水则硬直顽罡。
117、龙身之间,起得一座土屏,则力量博大,决结封拜大地。若无土屏,则龙身不厚重,承载大福不起,决不能结大地也。
118、龙之结穴,不结穴,要看龙身受胎。胎者,即水是也。龙身有点水星,便是受胎,必定结穴,龙身无水则不受胎,纵有好龙、明堂、朝案,只是花假穴。
119、千里来龙只看到头一节。此节不美是假穴。
120、游览名墓,凡出爵位之高者,莫不是土星结穴。
121、天下间,土是最浊,也是最厚重而多的,不可轻忽。五星之中土星最吉,凶祸最少,纵不出贵,亦不失富。
122、得水为上,必与龙相逆,与砂相逆,与穴相逆,始得之。大地必有逆龙之水,好地必有逆砂之流,龙逆为上,砂逆次之。
123、五俗是一般地师在寻龙点穴时容易犯的通病:
①尽龙。龙脉尽头,星体散漫,硬直,龙虎不包裹,水流直去。②龙虎钳口。见山脉两边伸开小臂弯抱,即龙虎钳口,一般地师都认以为有结穴,而不察龙脉有无,砂水顺逆,即于此点穴。
③两水合襟。水合于前,山嘴必尖,流神必直,龙虎必长,直气荡然。(送龙枝脚也有合水,行龙桡棹长也有合水,必须详察)。
④主峰正顶。一般地师立穴,喜欢对正背后的山头,不知穴法有正有侧,亦不察来龙的大小、缓急。(山形粗大,硬直倾泻者,是死气、煞气。当头直下必至伤人)。
⑤明堂阔大。明堂是聚后面来龙及面前朝水的地方,如果空旷荡茫则不能藏风聚 气。
124、穴之富贵在龙,其尊贵在盖座。立穴处不论借乐,撞背乐,远乐,近乐,隔河乐,必得一星辰正面高大,壁立于后,方是托之美。
125、公位:一四七长 二五八中 三六九小
126、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有吉土自有真气,有真气自有吉土。
127、地理以形为主,形吉而土美则为上吉,形若不吉,不必论土。
128、水不上堂休点穴,下砂不转莫寻龙。
129、水到穴前的空地叫到局、入堂。
130、三合五行: 亥卯未,干甲丁(木)寅午戌艮丙辛(火)巳酉丑巽庚癸(金)申子辰坤壬乙(水)
131、双山五行: 壬子(水) 坤申(水) 癸丑(金)庚酉(金)艮寅(火) 辛戌(火) 甲卯(木) 干戌(木)巽巳(金) 丙午(火) 丁未(木)
132、张九仪大骂地理古书皆是梦中说梦。唯葬乘生气,脉认来龙,及龙要来了来,穴要隈了隈,砂要堆了堆。
133、嫩山嫩水十年即发,岁久骨枯取效放缓。初丧新骨天灵全,如果能葬得龙真穴的之地,而当元当令,一年至三年必可发。
134、凡属正龙断复断,识得断龙方识结。
135、先天八卦纳甲 卦名 干 坤 艮 巽 兑 震坎 离 纳甲 甲乙丙 辛 丁 庚 癸 壬 六亲 老父 老母 少男 长女 少女 长男 中男 中女
136、无峡不言龙。峡者龙之性命也。峡以曲为贵,峡以细为贵。
137、大地必具三堂(小、中、外) 138、真穴所在,其山必嫩,其面必开,其四势必归,其风必藏,其水必聚,其窝钳 乳突必分明。
139、真山真水,真坐向,罗经可以不用,既定前朝后坐,更有两边夹耳,朝在坐在夹耳又在,左右不差,上下不差。
140、凡穴不拘窝钳乳突,其下必有唇,唇下仍有毡唇。
141、大地护卫八九重,开睁展趐都为我。
142、横龙作穴拖其尾,阴沉有力暗人助。
143、水不上堂不点穴,水不入手不点穴,水不入口不点穴。何为上堂,水聚天心即上堂,何为入手,定得着便入手,何为入口,嗑得着便入口。下砂最要紧,入堂要下砂块,入手要下砂勾,入口要下砂留。
144、恶峰窥穴,名为杀。天山逼我,为穴杀,朝粗拱恶为仇杀,乱峰乱脚为刺射杀。
145、石穴,在似石非石之土,掘一层嫩一层,则穴真。故曰掘得动,筑得碎得水成泥,入口有味,如此石穴,葬之必贵。若看之是石,手捻是石,口尝之是石,槌之石碎,碎之不细,如此石穴是杀气。
146、三合补山日课:亥卯未山宜用木局,干甲丁山宜用木局,寅午戌山宜用火局,艮丙辛山宜火局,巳酉丑山宜用金局,巽庚癸山宜用金局,申子辰山宜用水局,坤壬乙山宜用水局。
147、安葬择日:重补龙(入首一节龙)补山次之。只忌三杀、岁破、戊己、阴府、太岁等凶星。
148、格龙脉,在穴后山之分水脊上,对上来山之顶点,看在罗经地盘正针何字。
149、龙虎护穴不过穴,则为漏胎,漏胎凶。 150、高山穴前平面大坪主巨富。
151、坤峰高耸、出贵。凡吉地西南角不缺陷。
152、穴后耸拔,大发二房。(1、4、7 为大房;2、5、8 为中房;3、6、9 为小房)。
153、一地必有一用神砂,切记!凡地结穴,必有一用神砂。
154、结穴以拱砂为证。凡地结穴处,必有砂拱,以为证佐。
155、一命二运三风水四健康五读书六积德,成功人生,先天因素占60%,后天因素占40%。
156、六秀峰:艮丙酉丁巽辛。艮丙为货财之府,亦主贵,其位山峦高大,名财帛丰。巽辛为文章之府,其方有尖山峰朝,名文笔秀,主文章冠世。酉丁主富贵显,丁又为南极老人星,其位山高秀名寿星荣。艮为六秀之尊,得之富贵极速。三吉:震庚亥三方有峰峦秀美,或有秀水来朝,主吉。
157、立向以水为定,点穴以龙为准。放水观归路,来龙观入首,观水不易,而观穴尤难,古人未入乡先看来龙,未入堂先观过峡,未入穴先看峦头,龙之贵贱以帐辨,龙之正斜以祖辨,龙之大小以干辨,同龙论格,同格论祖,同祖则论干。龙之去以水辨,龙之偏正以堂辨,龙之真伪以座辨。
158、行龙要一动一静,一仰一覆,一顿一跌方好,粗蠢肥大者为雌,小瘦而崎走者为单雄。
159、若要发得快,伸手摸着案。
160、如朝山有三峰,立向以其中为是,如两峰应反空为良。
161、大地皆从腰里落,回转余枝作城廓。大富大贵之地必不在大穷大尽处,大穷大尽处多是风吹水劫。
162、干龙正结之穴,天珍地秘,必是丑拙隐怪,或在高山而结“仰高”“天巧”或平地而结“藏龟”“没泥”或为“骑龙”或为“石巧”奇踪异迹,隐晦殊常;或有砂水飞走,或有杀气错杂,或有曜气奔窜,或有毡褥铺展,或有元辰直长,或多有不利初代及公位不均,惟龙真而不可舍,穴的不可移,乃是造化无全功,亦须扦葬,不必以小嫌而弃大地,但此又当详审精察。大抵干龙真穴虽是隐怪,却自颖异,如玉蕴山辉,珠藏渊媚,然秀气透露,门户迥别。或龟蛇交结,或狮象盘旋,或日月捍门,或剑戟罗列,或罗星重叠,或旗鼓拦截,或华表耸于云霄,北辰镇居地户,或楼台鼓角列于罗城,金箱玉印塞于水口,或石笋游鱼之互见,平湖秀水之汪洋,或禽星兽星蹲居于水中,天关地轴布置于局内。自有许多贵秀证佐异于寻常,识者见之,则知其中融结不凡。但此等正干大龙,其所结作,力量极大。天珍地秘,鬼神呵护,惟俟有德,不可强求,不可妄指,况非时师所寻晓。
163、龙的大小以水源夹送长短而验其大小,大干龙论大缠护,小干龙论小缠护。大干龙论大水源,小龙论小水源。
164、结地之龙(枝龙)自然合格。或起伏,有剥有变,或大顿小跌,或左栖右闪,或横开阔帐,而穿心中出,或之玄屈曲而摆折流行,或如生蛇之出洞,或如琢木之飞空。断而复续,伏而复起,两边枝脚随身缠护,不令风吹或反借干龙作遮护幛托。及其过峡之际,或穿田度脉,抛踪闪迹,藕断丝连。脱卸之后,复起星辰,磊磊落落,或飞蛾降势,或华盖中抽,其本身枝脚摆列均匀,或带仓库,或带旗鼓,或带剑戟,或成天乙、太乙,或成文官武将,左侍右卫,前呼后拥。及将结作之际,又起大星辰作少祖,自此下或二、三节或三四节即作穴场。而穴后一节之山,或束气结咽,或细嫩委曲,或闪断过峡,顿起穴星,融结天然之穴,抱转有力,乃为最贵。其两边缠送护托之山,欲其重叠拥从,或住于穴后,或侍立于左右,而朝迎之山,则应耸穴前,下手之山则逆水数重,抱转有力,乃为真结。经云:枝龙身上亦可裁,半是虚花半是开,若是虚花无朝应,若是结实护缠回。护缠而要观叠数,一叠回来龙身固,莫便将为真实观,恐是护龙叶交互,三重五重抱回来,此就枝龙身上做。枝龙结穴多在尽头处,天然明白为上,多数是得水处结穴,故曰“未得山,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多数是下手之山有力,故曰“看地有何难,先看下手山”。又曰:“有地无地,先观下臂”。龙之贵者则有贵应,或印浮水面,或龟蛇交结,或车马阗骈,或楼台镇塞,或罗星关锁,或旗鼓罗列,或日月对峙,或华表高耸,若此者,虽云枝龙结作,不及干龙悠久,然有此规模,亦非中下地也。若安扦得法,主翰苑尚书,侍从方面文武之职,及富观乡邑,一时荣盛,朱紫满门。其次又有小枝龙,即枝中之枝。其大龙行去尚远,而于行龙身上,或于大龙过峡边飞落一枝,自起星辰,峰峦磊落,远者三五里,近者十数节,三节四节支即分,分得英华为子孙。须成星体,合龙格,有起有伏,有夹送,而龙虎,应案、堂气水城,下关、门户皆合法度,穴情十分明白,始为真结,亦主富贵。若此者,虽是枝中枝,来龙甚短,富贵不大,然发越极速,所谓“寅葬卯发”。盖此等龙气,结作力量轻,故多在龙尽处成穴,必得水,必近堂,或临田蘸水之穴,故财禄易发。惟是龙短而无大力量,虽富贵但不久远矣。其次又有小枝中尤小者,谓之“旁枝”。或五、六节,或三四节,结为小小形穴,或星辰秀美,穴情明白,明堂平正,下手有力,四山团聚,水口关拦亦能发福,但不长久,亦无大富大贵。《发挥》云:小小形穴,或得三、四节,或得五六节,不拘穿心,不限脚手,出节便作形穴,仍有朝对关缠,若此者,亦可安葬,贵可一、二人富,可数十年,随其力量,皆能有验,但不广大久远。枝龙虽有大枝、小枝、旁枝之不同,然要之均禀于造化,而有融结者,则亦不可弃也。惟要星峰秀丽,穴情明白,其穴多在龙气尽处。其大枝亦有龙气旺盛者不在尽处,而结穴之外,有余气之山转为用神,此其力量差胜。大抵枝龙之地,必要星辰耸拨,起伏分明,屈曲盘垣,逶迤走弄,枝脚桡棹均匀,护从缠托齐整,穴堂藏聚,证佐分明,前有朝迎,后有盖送,左右周密,明堂平正,水城弯抱,四兽有情,下手砂有力,水口交锁,罗城稠密,乃为吉地。如或龙无起伏,星峰不秀,穴道模糊,砂水散漫,下手无力,堂气不聚,朝案无情,水口宽旷,则无融结。却又有等美地,只数节,即结形穴,既非干龙,又非枝龙,此谓“随龙穴”。依近省郡城市,大干龙结作,山水大聚处结穴,龙气大旺,寸寸是玉,只要穴真,又不必拘泥于专龙,或只数节,亦结大地。以其与大干龙共祖同宗,来历固已贵秀,局面亦自繁华,犹之近帝贵人,故曰“随龙”又不可以长短论也,总要结穴处自立门户为真矣。
165、一般来说,水界来龙,真气必止,融集成地,若水直泻去,却是走泄龙气。
166、下关:下手砂叫作下关或下臂。地不论东西南北,只要是水去一边,就叫作下关。下关最关紧要,有下关则有结作,无下关则无结作。下关愈大则结作愈大,没有下关不须寻地。若穴前流水倒右,则右臂之山要长于左山,兜收左边山水。若穴前流水倒左,则左边之山要长于右边之山,兜收右边山水。如此谓之逆关,可以关锁穴中真气为吉。若下关短缩,不能关锁其真气,便是假穴。大凡穴前只要见一重水,必要有一重砂关之。如果小水倒左,大河水倒右,则宜近穴左山先长关小水,然后外重又得右山长关大水方合法。
167、铺毡:毡是指穴下余气所发露,大者如毡褥一般,一块平地。真龙结穴,必有余气吐露为唇毡,以毡在此铺,穴在此住,此天造地设,自然之意,无此即非真结。
168、水有三奇:欲其朝,欲其聚,欲其绕。小水欲紧,大水欲圆。大水近边莫寻穴,下后令人绝。小水乱处有奇踪,扦着出三公。
169、富贵大地必结于群山辐辏之间,断不在近水平田、旷野、平畴之处,故宜缩后三四节求之。
170、乙字水缠在穴前,下砂收锁穴天然。水直朝来最不祥。来水去水皆宜屈曲。天门宜开,水来一边要开阔宽畅,山明水秀,地户要闭,水去一边要高幛紧密,闭塞叠叠,不见水去为吉。下砂收尽源头水,儿孙买下世间田。
171、五行不生则不壮,不克则不威。故金得火而益精,水得火既济,土赖木而疏通,水逢土而不荡,木缘金而成器。
172、形法以峦头论,龙脉之来,起伏为生,直硬为死;结穴之所,分合为生,模糊为死,砂水之从弯曲为生,反直为死,两边股明为生,股暗为死,土色红黄紫白为生,青黑为死,文理坚实,光润、细腻、鲜明为生,枯燥、松散、昏暗为死。
173、顾祖回龙地,最要水缠玄武。凡回龙之地结穴,后有水合襟,是阴阳交媾,生气融集而拱穴,若穴后无水,乐托有力,亦为真气聚集。
174、凡真龙行度,逶迤屈曲,形如生蛇,左栖右闪,反斜回盘,少者数里,数十里,大者数百里,生动活泼,绝无死法。所以脉有中出,左出、右出三格,穴有正受、旁受、分受三法。
175、穴后落脉中出为吉,左出为轻,右出更轻。
176、葬法以审地为主,理气之说不可深信。
177、干支同宫者为真夫妇,不同宫者为假夫妇。如丙午、壬子、甲卯、庚酉同宫为真夫妇,而丙巳、壬亥、庚申、甲寅不同宫则为假夫妇。
178、龙观入首,水看源头。审龙之要必于入首近穴数节内为紧。
179、蒋大鸿《辨四大水口》,辰戌丑未称四大水口,此借推命论水法,多为立穴者弃之。
180、《人子须知》论龙真假凡龙之真者,祖宗迥异,出身活动,其行度之间,或开帐穿心,或星峰秀丽,有桡棹枝脚,有起伏顿跌,有博换传变,有过峡束脉,有摆布攸扬,有屈曲奔走可爱之势。及其入首穴情明白,下手有力,明堂平正,前案特达,四兽有情,水城水口俱合法度,皆天造地设,生成自然之妙。初无一毫强勉,终有强勉便非真结作。惟辨得龙真,扦得穴的,则皆般自然皆应副矣。奈何天地间凡有真便有伪,有正即有邪,而假伪之龙乱真眩正者,亦有祖宗,亦有开帐,亦有秀丽星峰,亦有手脚桡棹,亦有起伏顿跌,亦有博换传变,亦有过峡束脉,亦有摆布攸扬,亦有屈曲奔走可爱之势。入首之际亦有下手,亦有明堂,亦有龙虎,亦有朝对、奇峰罗列,逞异献秀,登局快目。昧者不察而葬之,往往求福得祸,不识龙有真伪,不能辨认,为庸师所误耳。《玉髓轻》云:天下事,正而胜者常少,不正而胜者常多。真真与真伪易识,惟似是而非,似真而伪者,眩人心目,最难察识。假龙虽有祖宗,而出脉不美,或强硬突露无逶迤,或崚嶒带杀无秀媚。虽有开帐而脉不穿心,或有穿心而无迎送。虽有秀丽星峰而弧削无枝叶,或偏斜带石无盖从。虽有枝脚桡棹而两臂不匀,或反逆带杀而尖利,或臃肿粗恶而丑陋,或拽拖太重而不顾本身。虽有起伏而过脉无线,或懒缓不明。虽有过峡而无遮护,水劫风吹或长腰硬直,或斜出偏落。虽有剥变而愈剥愈粗,或先吉而剥后凶,或先强而剥后弱。虽有摆布攸扬而软弱委靡,虽有屈曲奔走可爱之势而护从不周。及其入首之际,多是穴情模糊,或无穴可下,或有乳突而直硬臃肿,或有钳而开阔直长,或有窟而深旷空亡,或有突而孤露懒散。虽有星体而饱硬峻急,粗大雄顽,或欹头破面,或直牵卷帘。虽有水城或牵鼻割脚,或反跳翻弓,或冲射穿箭。虽有龙虎,或反走无情,或曲腰折臂。虽有朝山,头或尖圆可爱,脚则走窜而可嫌。盖大本已失,龙既不真,则融结花假,自然件件不美。今辨龙真伪要诀,只入首数节内察之。入穴数节合格者,决为真龙。入穴数节内不吉者决为假龙。假龙无穴,真龙必有穴。
181、《山洋指迷》云:分如上弦之月魄,合如下弦之月魄,分如鼻旁之法令,合如口下之下颌,分如脐上胸肋,合如脐下之小腹。而月之心,腹之脐,面之人中是分合之中心,为生气聚处。故穴旁隐砂,两角拖下而未收上,是气行而未止,两角收上而不拖下,是气止而不行。但圆唇之内要平如掌心可作匝水,(穴晕旁周匝之水),圆唇之边要有弦棱方平而不削水。若如龟脊、牛鼻而水分水割,虽两角收上,亦非真合。故论合者,当以圆唇之合为主,次及砂之合,水之合。
182、看水分水合,是因水验气,知气知地之理。有气斯有水,有水斯有气,气无形而难,水有迹而可求,水来则气来,水止则气止,水抱则气全,水汇则气畜。因水可以验气也。
183、倾斜之山乃地理大忌,穴场四周若山势倾斜,其情非向穴场,龙必不真。
184、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只要有合襟水,其气必止,真气必骤,必有结作。若无水则龙不止,龙不止则气不住,气不住则无穴。
185、寻龙捉穴:龙真穴的,星峰秀丽,开屏列帐,峡有两护,脉要中抽,气壮土肥,形止气蓄,生气融结,坐下尊严,藏风聚气,面前圆净,旺山旺向,上分下合,有毡有唇,可坐可卧,天心十道,证佐明白,砂要环抱,水聚绕缠,山水交会,阴阳相配,下手有力,穴要包藏,土要五色,明堂正净,朝应有情,回势团拥,内局紧固,外阳宽阔,远秀罗列,水口稠密,禽曜出现。
186、理气无真书,峦头少伪书。
187、明师山上成。习地理,除慎重选读优秀峦头、理气书籍之外,尤须临场考验,实际接触户外山水,历练越多,越能心领神会。地理之学必须见、闻两到,悉书义而不登山水则眼界不明,登山水而不悉书义则心无张本,书义融化,山水会通,龙之变态过目洞然。
188、安攒要点:
⑴要藏风。要四面有砂环卫,要防凹风射入。
⑵要得水。得水聚气,得水总要下砂逆关为妙,若顺水局,要有近案兜收,不见水去方可。
⑶要坐下尊严。要顶气靠托,朝对有情,砂水环抱,堂局圆净。 ⑷要土干燥,土质贤实。
⑸要面前圆净。
189、穴前小明堂,关系甚大,穴之真假于此知,地之有无于此辨。小明堂有五字诀:紧、缓、舒、幽、浅。只有一小明堂而无中明堂者,合此五字诀,自然有地,自然发福。
190、势来形止是谓全气。降势有五气,行度有运气,过峡有束气,入首有化气,作穴有生气。
191、水星为华盖,土星为冠盖,金星为宝盖。
192、星以成格为尊,格以屏帐为重,屏帐非大势不成、大势非干龙莫得。
193、真龙先须问护从,无从名为鬼劫龙。
194、石山见土是名“真穴情”,土山见石斯名“真骨气”。
195、大凡看地,峡中可以验地之大小,祖宗可以证地之贵贱,入首可以证祸福之轻重。
196、造葬之法,阴不可胜阳,阳用六分,阴用四分则得之矣。
197、凡怪穴,多以四应取用,方属有据。
198、凡是星峰皆是石,若是土山起无力。
199、天地人三劫,天劫便是龙身去,地劫乃是穴前嘴长,人劫朝山太远。三劫不吉利。
200、明动静:天下地理,欲向动中求静,静中求动,不欲静越静,动越动。水本动欲其静,山木静欲其动。动不离动,静不离静,山水之不融结也。
201、合,是相交的意思,通常是指水的相交,也指砂的相交。真地有两水合,假地亦有两水合,合固不可无水,亦不可全凭水之合以分辨地的真假。有两砂兜收为合,真地有两砂兜收,假地也有两砂兜收,所以合固不可无砂,亦不可全凭砂之合以分辨地的真假。惟圆唇之兜收,才是真合。因为分合是气的行止,由于有中圆背上两边抱下之分气,故气行,有中圆背上两角收上之合气,故气止。好地有圆唇,圆唇内的小明堂,要平如掌心,可坐可卧。因此,论合者,当以圆唇之合为主,次及砂之合,水之合。
202、五星
⑴金星:圆而高大者为“太阳”又名武曲,矮者为辅星,矮而上面圆略带方形,成半圆者名太阴。金星喜圆净端正,贵似连珠,体斜而陡者名破军,不结穴。
⑵木星:头如圆锥形(像竹笋)高大者名木星,又名贪狼星,低小可爱者名紫气。木星喜耸特清秀。下圆下直名孤曜,不吉。 ⑶水星:山头小圆连续,若波浪之起伏曲线者名水星,其势曲动,在山区名芦花三袅,芦鞭龙,若其形如惊蛇、鹅头,破网者,名文曲,是凶星,不结穴。若上圆而曲者名金水星,圆曲分明为上,须就圆厚之处下穴。
⑷火星:山头尖簇高大,石棱磊落,多在高山,为龙祖,名廉贞,又名红旗星。火星喜雄健明朗,忌丑恶(崩裂破碎),燥(无水源湿润,土石黑褐色)。
⑸土星:方形之山名土星,高大如顿笏,不生脚者为巨门,方高而阔者为屏、幛,低者为牙梳、厨柜,两头高,中间凹为展诰,前后一高一低者为天马,土星又名天财。
203、自少祖以下,有木火金行龙,要水土二星化气,或水土二星行龙,要木火为化气。自少祖下,横阔三摆,或一两三,或有水珠,蜂腰,鹤膝、走马串珠,抛梭、织锦,之玄八字,弯曲动荡,皆是水也。三节、四节中间腰弯一点水,便是受胎之五行之中,动而最大者水,静而最厚者土。凡山峦流动之处,其性皆水,龙若无水则硬直顽罡,一片杀戮,故相龙,先相其有水无水,此水全在大体上,不在出脉断伏处相,若有曲动鼓浪,则为有水,前去必结真穴,无水则不结作。
204、金木水土诸星结穴,必须皆有窝、钳、乳、突之形,方是有穴,真气融结。若徒有星像而无窝、钳、乳、突之形,即是无穴,真气不融结。盖穴法推其极致,星亦为轻。山固有周正光彩,成好星辰而不结地者。历览四方名墓,凡怪穴地,多是穴形合法,只是丑不成星,而人遂以为怪,此可见星之转耳。然舍星又不可,故必以形与星合为准焉。地理之法虽重于龙,尤重于穴,穴若有差,龙吉何益。
205、大凡穴前未有元辰不去之理,只要有砂脚交结,左右拦截,使元辰水屈曲之玄则吉。立穴紧要先须审此,若穴前有横砂拦元辰则结穴真。十个单提九个真,十个仙宫九个贵。“外耸千重,不若眠弓一案”。皆谓穴前有横砂收元辰,使气融聚,或穴下有平田囊注之水皆能关聚生气。穴前见深坑,穴下切忌漏槽。皆谓其不能收固元辰矣。今人动言入山寻水口,殊不知水口是城门,众家所共,先须要自家房门紧固,哪人住室,财宝俱在房奥之中,先须要中门紧密,而能藏珍宝,故单提,仙宫之穴,有关拦,如房屋之有门紧密。
206、凡砂贵逆水,惟曜宜顺水,顺水则出官,或如剑,如刀,顺水斜乙流冉冉,时师到此断离乡,不知内有真龙占。曜宜长大,则贵远大。若短小,不过簿尉之官。长大之曜,乃水星带金体,从下手顺水生出,委蜿顿跌,宛若一枝龙去。庸师见之无不喜欢于中求穴者,此谓之大曜大贵,乃最难识者,又有明曜尖利,与刑煞相似。凡尖头斜出外顺水者,乃明曜,若斜向内而入堂射穴者则刑杀也。又逆水之尖砂叫进田笔,只富不贵。下手顺曜到头,反勾转放水,人见皆喜,不知变贵砂为富砂。官曜星,真无价,出在穴前形丑。
学习风水需要学习那几本书?
1、首先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易学知识,很多关于四柱、六爻或周易的书前半部份都有介绍,没一点基础的爱好者可以先看看这些基础书籍。2、了解一些风水的历史及风水溯源,然后开始系统的看风水书籍。学习风水,历史上的一些典籍是必须要看的,古人留下的重要书籍是非常精辟的,并非就象现在一些人批这驳那,借机出名。我们不要管,反正多看书多受益。典籍看赵金声的《阴阳宅大全》及刘伯温等著的《地理全书》就可以了:《阴阳宅大全》里面有:灵城精义、阳宅撮要、宅经、葬书、撼龙经、疑龙经、葬法倒杖、青囊序、青囊奥语、阳宅实用图解。《地理全书》几乎囊括了明代以前所有的风水典籍,比较全面。另外建议看几本书:
《阳宅实用风水讲义》。朱祖夏先生著,目前最好的一本玄空风水阳宅书籍。《玄空飞星风水》林国雄的书,浅显易懂,还介绍了配合楼层断风水的方法。
《古易玄空学新探》胡京国先生著。风水入门的好书《沈氏玄空学》风水入门必读,除了北斗七星打劫说法不清楚外,其它皆应仔细读。《玄空地理丛谭》钟义明先生著。一套解说玄空风水知识及释评众家玄空派长处的好书,并有玄空诀窍解说、堪验实例。非常值得一看及收藏。
另外峦头方面,钟义明先生的《地理峦头实务》是峦头方面的好书,介绍详细,图文并茂。《三元九运-玄空地理考验注解》也是钟义明先生所写,专门解说分析三元九运的一套好书。
最好的周易入门书
选书如选老师,因此选择书籍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在此,向给大家推荐相关书籍,让你少走弯路,成为大师级高手! 重要叮嘱易学、佛经是迷宫,进门后一定要学会出得了门。正如紫钦天老师在《太极博弈原理》里面“信息对抗:命越算越薄,知命与宿命”提到的,其实现在才最真实的,人要克服的是未来信息对现在的影响!很多人能懂一点点了,以为天下无敌,但是如果未来的信息,没有百分百准确,都是误导人的。最怕三分真,七分假。人依然会迷茫,犹豫,错失。
另外,易曰:知得也要知丧,当你得到了一些东西的时候,你也会失去一些东西。诚然,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而在于你的选择。为什么还要特别提醒呢?因在现实中接触不少易友,一学什么易或练什么功,就顾及不到其他方面,给家庭社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古曰:平常心是道!不要把自己标榜成与别人不一样,否则你会一事无成。要明白你只是一个凡人,不要以为自己学易了就有什么了不起。法、侣、财、地(简单讲就是方法、同道、财力、环境)是学好功法,其实也是学好易经的最好指导。千万不要指望学易来发大财,否则你将走上不归路。以此为职业的人,是有宿因的。薄迦梵歌曰:要把成与败、得于失等同看待。患得患失不是学易人应有的心态。好好工作,养家糊口,业余修习,平凡一生这是吾师给本人的开示和指导,希望易友也能从中得到启发!最后以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最为紧要!
1、基础书(1)周易原文注解类:
如果不读周易原文,而想彻底搞懂周易基本是不可能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越牢,对后面的学习帮助越大。建议采用中国易经协会会长、哲学教授刘大钧著的《周易概论》,其他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较大的出版社出版的《周易》都是比较可靠的。
南怀瑾老师倡导的儿童经典导读中心出版的原文《易经》,可以帮助大家认识和听懂一些难读的字。(2)周易精华思想融汇类:
应该说,目前只有紫钦天老师的《太极博弈原理》一书能做到这点,全书中是没有解释卦象的。但是如果对于一个研究周易几十年的学者来说,一看这书,应该明白其实里面是是蕴含了周易的推演过程,也就是即是你不懂周易,没有看过周易相关的书籍,也能从中培养到周易的思想,对理解现在所有文化(玄学,易学)都会个统一的思路,增强第六感判断力。可以说,这本书的研究意义十分珍贵!建议入门,进阶,和自我升华阶段研读一番。2、易理及梅花六爻类
不懂易理,术数水平要想真正提高,绝不可能。学习易理有助于你搞懂自己学习的目的。(1)易理类
张延生是一个易学实力派人物,张延生的作品(易学入门、易学应用、易象延、易与和谐、心易、气易)是研究易理者的首选,相信可惜能真正看懂的并不多。易理方面建议还是看一些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华书局出版的古籍影印本,原汁原味。
(2)梅花类梅花的古籍可以看《梅花易数》,现代的可以看大陆的紫钦天老师《太极博弈原理系列》,黄鉴老师的《易魂》,邓海一老师的《俏梅花》系列,台湾的梁湘润、王士文,都推荐阅读。
(3)六爻类六爻的精华在古籍中很多,尤其是七大经典《易隐》、《卜筮正宗》、《增删卜易》、《易林补遗》、《易冒》、《火珠林》、《断易天机》。
推荐书目:陈圆《周易预测学入门》、邵伟华《周易预测学》或者《周易预测学讲义》、李洪成《六爻预测技术入门》。日本人著的《高岛断易》是海外研究六爻和易理必读的一本好书,无论是作者还是译者水平都很高。
需要读现代人的书提高水平的可以看李洪成、王虎应、曲炜、李顺祥、吕文艺等人的,都属于畅销品种。3、四柱类
就是八字,以现代人为主,可以看陈圆《四柱预测学入门》、李洪成《四柱预测技术入门》,李居明的《四柱算命术》是四柱类无错字的好版本,目前只有繁体版的,习惯认简体字的人读得可能有点费劲,李居明书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培养兴趣。中级最好的就是朱祖夏《命理应用精解》上下册,这个是千百人所公认的,超级热销,但是纸张不怎么好。
高级的象邵伟中的《四柱高级班理论》、李后启《命理精析》、曲炜的《二十一论》等。新派的可以看李涵辰的著作(新派不建议看)。
古籍有《渊海子平》、《三命通会》、《穷通宝鉴》、《命理探原》,比较接近现代理论的书是《子平真诠》和《滴天髓》。其他的畅销作者有:李洪成、李顺祥、曲炜、李顺祥、吕文艺等等,可以提高水平。港台名家的书建议多读,如梁湘润、宋英成、光莲、吴怀云等。
4、风水类在风水之前要说一句,因为风水相对比较复杂,没有基础或者不想钻研的人请看李居明与苏民峰的书,要是连九宫飞星、七星打劫、开城门这些基本概念都不懂会很麻烦的。李居明的《学风水的第一本书》,可以先看看,但是看这个之前又要懂点卦,不然八宅法这种基本的东西都用不了。
典籍看刘伯温等著的《地理全书》就可以了:《地理全书》几乎囊括了明代以前所有的风水典籍,比较全面。缺点就是字体小,印刷质量稍欠。还有一本《地理天机会元》也是集成了很多经典的古籍。
另外建议看几本书:《阳宅实用风水讲义》。朱祖夏先生著,目前最好的一本玄空风水阳宅书籍。《玄空飞星风水》林国雄的书,浅显易懂,还介绍了配合楼层断风水的方法。
《古易玄空学新探》胡京国先生著,风水入门的好书。胡京国还有一本《玄空精断》是进阶书。《沈氏玄空学》风水入门必读,除了北斗七星打劫说法不清楚外,其它皆应仔细读。
《玄空地理丛谭》钟义明先生著。一套解说玄空风水知识及释评众家玄空派长处的好书,并有玄空诀窍解说、堪验实例。非常值得一看及收藏。另外峦头方面,钟义明先生的《地理峦头实务》是峦头方面的好书,介绍详细,图文并茂。《三元九运-玄空地理考验注解》也是钟义明先生所写,专门解说分析三元九运的一套好书。
过路阴阳就看冯化成《过路阴阳》。金锁玉关就看钟义明的《金锁玉关》。
八宅法看《八宅明镜》其他的畅销作者。大家可以选的有:朱祖夏、钟义明、王亭之、吕文艺等等,学习风水要注意派别。
5、手面相类手面相想看得比较有意思就看李居明的《学睇相》。
提高水平要多看陈鼎龙、萧湘居士、盛书笙的书;除了现代的人之外,古籍是一个提高水平的重要方面,尤其象麻衣神相、柳庄相法、水镜相法、三世相法等等,推荐一本《图解相学秘籍全编》上下册,荟萃各种相书古籍。有许多相学精品流落在民间,民间收藏的相学许多有很实用的价值,可以帮助你多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6、奇门遁甲最好就是张志春、王凤麟和么学声,入门就是张志春《神奇之门》和后继系列,最好看他的全套。他的徒弟杜新会的书也一定要看;王凤麟每年都要有好几期培训班,资料比较多而复杂,他有几本经典可以看,其中有合订本,也是非常超值,注意观察。
7、六壬类《袖里乾坤》,以及其他很多六壬金口诀方面的书;
8、太乙神数《太乙通解》《太乙神数》;
9、铁板神数多看马川的;
10、紫微斗数这个入门书太多了。
(1)三合派王亭之《紫数斗数初级讲义》,还有其他人的《紫微斗数一学就通》等,再往高级就是看慧心斋主、紫云、潘子渔系列的,一般公认紫云代表最高水平。陈雪涛的书比较受欢迎,例如《紫微明镜》《紫微启示录》等;而陈世兴特别善于写婚姻,他的作品几乎全是谈婚姻的。
(2)飞星派徐增生的书籍不错,还有经典的方外人的《河洛紫微斗数》,《九千飞星》。
11、姓名学一般有五格取名法,但是按笔划数的话就和易经术数无关了,所以一般会结合八字取名的比较多。畅销品种有李居明《姓名改运学》,进阶的有马瑞成的全系列、易隐燕、张泊作品;
11、解灾改运与符咒一般性的了解,而且也是相当有趣味性的就是《移神换将》,此为荟萃与经典,其他如《犁头巫家》和《四两拨千斤》也是相当的畅销。至于符咒那就更加的神奇,但是符咒只看书是没有用的,一定要有师傅来传。台湾最近出了不少关于符咒的光盘和教程,例如玄光居士和陈龙羽都是初中高都可以看着玩玩,网络也是公开媒体,我也不好说太多,建议大家本着娱乐的精神去看待。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国神秘文化与数字经济和中国神秘文化与数字艺术的优秀文章,喜欢小编发表的中国神秘文化与数字经济和中国神秘文化与数字艺术请一定要在下面浏览哦,我们将第一时间给你回复!